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节能设计5
4.1建筑设计5
4.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6
4.3围护结构保温措施8
4.4建筑年供暖供冷耗电量指标和碳排放量指标计算9
5供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10
5.1供暖、空调和通风设计10
5.2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性能指标12
6建筑电气节能设计16
6.1照明节能设计16
6.2供配电及设备节能设计18
7建筑给水节能设计20
7.1给水系统设计20
7.2热水系统设计20
7.3热水设备性能指标21
附录A建筑年供暖供冷耗电量指标和碳排放量指标计算相关规定22
附录B建筑外窗传热系数计算25
附录C建筑外窗太阳得热系数计算26
附录D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27
附录E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48
附录F常用保温材料热工计算修正系数52
1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确保
居住建筑室内舒适热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科学控制居住建筑用能强度,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住宅和宿舍类建筑的节能设计。
1.0.3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居住建筑residentialbuildings
以居住为目的的民用建筑。本标准所指居住建筑为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
2.0.2体形系数shapecoefficient
建筑物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总面积与其所包围的建筑物体积之比。
2.0.3建筑能耗限额指标maximumallowanceofenergyconsumptionofHVACfor
buildings
按照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建筑单位面积年供暖供冷所
2
允许的能源消耗量的上限值,单位为kWh/(m·a)。
2.0.4建筑碳排放限额指标maximumallowanceofcarbondioxideemissionof
HVACforbuildings
2
根据建筑能耗限额指标计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限值,单位为kgCO/(m·a)。
2
2.0.5建筑年供暖耗电量指标annualelectricityconsumptionforheating
在设定的计算条件,为满足冬季室内环境参数要求,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年供暖
2
设备提供热量所需消耗的电能,单位为kWh/(m·a)。
2.0.6建筑年供冷耗电量指标annualelectricityconsumptionforcooling
在设定的计算条件,为满足夏季室内环境参数要求,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年空调
2
设备提供冷量所需消耗的电能,单位为kWh/(m·a)。
2.0.7典型气象年(TMY)typicalmeteorologicalyear
以近1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10年的平均
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