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教育故事的分享.pdf
文件大小:236.0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5.3千字
文档摘要

教育故事的分享

平时工作中阅读了一些资料,积累了几个教育故事,我一直铭记在心。反复

品读,略有感悟,说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班主任工作就和交朋友的道理一样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

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

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

去。”

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会不

受欢迎的。”

许多人总喜欢责怪别人,怪环境不好,怪别人不喜欢他不欢迎他,但他总不

反省自己的为人举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欢迎。假如一个人不经常反省自己,

只会责怪别人和环境,他就会和这只乌鸦一样,到处惹人讨厌。由此看来,不被

人讨厌是结交朋友的最好办法。

我想班主任工作就和交朋友的道理一样,只要学生不讨厌的班主任就是好的

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我先看一点:当遇见学生时,学生是否会微

笑着向我走来。现在我已经学会“自作多情”,遇见学生不笑时,我自己向他笑,

暗示他我是喜欢你的,“礼尚往来”嘛,你也应该喜欢我。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

中,我就营造了“微笑的08-9班”。

二、班主任不做雕刻家,做个欣赏家

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

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

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

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

雕塑石头答道:“老弟,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

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

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

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

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

今天的不同啊!”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听完这个故事,千万不要认为我想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

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

“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

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

上进的一面,用美好的人生观改善他们。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渍。

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走进08-9班,

我是坦然老实地不做雕刻家,做个欣赏家。

三、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有一则《井蛙归井》的寓言故事:

1/4

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大鳖平生第一回当向导,非常

高兴,便欣然同意。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见到一望无

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

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大鳖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一蛙一鳖漂浮在海面上,

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

心。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饿了,却

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青蛙想了想,对大鳖说:“大海的确很好,

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

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

于是,青蛙向大鳖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

原来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成功的教育方法是不容易学不到的,假如容易学得到的话,我想领导们就会不惜

一切代价让我们出去学习,专攻“点金之术”,那教育就简单了。这个故事给我

很好的启示,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不必太在意与名家的不同。可能你

会说:“井底之蛙,见识少,才会这样说。”或许你说得也没错,但我们生活的世

界就是很有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等等,就

看你看到哪一面。我看还是努力把别人的教育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不断提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