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34.2任务四设置超级链接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34.2任务四设置超级链接说课稿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34.2任务四设置超级链接。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之前学习的“网页制作”相关,学生需掌握如何通过设置超级链接实现网页间的跳转,提高网页的交互性。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超级链接技术,提升网页设计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超级链接的创建方法,包括文本链接和图片链接的设置。
②理解超级链接的目标地址和链接效果,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链接类型。
③学会使用超链接实现网页内部跳转和外部链接,提高网页的导航性和互动性。
2.教学难点,
①理解超级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和设计原则,能够合理规划链接布局,避免用户操作不便。
②掌握不同类型的超级链接设置技巧,如使用书签进行精确跳转,处理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的转换。
③在实际操作中,解决超级链接设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兼容性问题,确保在不同浏览器和设备上的稳定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沪科版信息技术选修3教材,以及相关的电子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超级链接设置相关的图片示例、网页设计图表,以及操作步骤视频,以便学生直观学习。
3.实验器材:准备电脑实验室,确保每台电脑都安装了网页制作软件,并提前测试软件的稳定性和网络连接。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配备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超级链接的设置和网页设计任务。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网页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网页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如网页的基本结构、页面布局、HTML和CSS等。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超级链接的概念、类型、设置方法以及目标地址等。
-举例说明:以实际网页为例,展示如何通过设置超级链接实现网页内部跳转和外部链接。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根据网页内容设计合理的超级链接布局,提高用户体验。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超级链接功能的简单网页。
-教师指导:在学生设计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超级链接在网页设计中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网页设计中,注重用户体验,合理设置超级链接。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个具有超级链接功能的个人网页设计,并在下节课展示。
详细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
-展示优秀网页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网页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
-回顾网页制作基础知识,如网页基本结构、页面布局、HTML和CSS等。
(2)新课呈现
-讲解超级链接的概念、类型、设置方法以及目标地址等。
1.超级链接的概念:介绍超级链接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超级链接的类型:讲解文本链接、图片链接、图片热点链接等。
3.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演示如何使用网页制作软件设置超级链接。
4.目标地址:讲解目标地址的概念、类型和设置方法。
-举例说明
1.以实际网页为例,展示如何通过设置超级链接实现网页内部跳转和外部链接。
2.分析优秀网页设计案例,讲解如何根据网页内容设计合理的超级链接布局。
-互动探究
1.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根据网页内容设计合理的超级链接布局,提高用户体验。
2.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设计思路,分享心得体会。
(3)巩固练习
-学生活动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超级链接功能的简单网页。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网页设计任务。
-教师指导
1.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出独特的设计方案。
(4)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超级链接在网页设计中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网页设计中,注重用户体验,合理设置超级链接。
(5)作业布置
-学生作业
1.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个具有超级链接功能的个人网页设计。
2.在下节课展示个人网页设计作品,进行相互交流与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