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酸及其酯類藥物的分析
常見的芳酸及其酯類藥物水楊酸類
貝諾酯
苯甲酸類
氨甲苯酸羥苯乙酯
丙磺舒(pKa3.4)布美他尼
其他芳酸類藥物氯貝丁酯
·酚磺乙胺
第一節結構與性質一、結構分析包括:芳酸、芳酸酯、芳酸鹽共同點:苯環、羧基不同點:不同的取代基(如酚羥基、芳伯氨基等)
二、性質(一)物理性質(1)固體具有一定的熔點(2)溶解性游離芳酸類藥物幾乎不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芳酸鹼金屬鹽及其它鹽易溶於水,難溶於有機溶劑。
(二)化學性質1.芳酸具游離羧基,呈酸性,其pKa在3~6之間,屬中等強度的酸或弱酸;—X、—NO2、—OH等吸電子取代基存在使酸性增強
—CH3、—NH2等斥電子取代基存在使酸性減弱鄰位取代間位、對位取代,尤其是鄰位取代了酚羥基,由於形成分子內氫健,酸性大為增強
2.芳酸鹼金屬鹽易溶於水,水解,溶液呈鹼性,但鹼性太弱,所以其含量測定方法為雙相滴定法或非水鹼量法。
3.芳酸酯可水解,利用其水解得到酸和醇的性質可進行鑒別;利用芳酸酯水解定量消耗氫氧化鈉的性質,芳酸酯類藥物可用水解後剩餘滴定法測定含量;芳酸酯類藥物還應檢查因水解而引入的特殊雜質。4.UV
5.IR6.取代芳酸類藥物可利用其取代基的性質進行鑒別和含量測定。如具有酚羥基的藥物可用FeCl3反應鑒別;具芳伯氨基的藥物可用重氮化—偶合反應鑒別、亞硝酸鈉滴定法測定含量。7.色譜法—製劑分析
第二節鑒別試驗一、FeCl3反應具酚羥基或水解後能產生酚羥基的藥物
直接:水楊酸、對氨基水楊酸鈉、雙水楊酯、水楊酸二乙胺、酚磺乙胺、對乙醯氨基酚水楊酸ChP(2000)[鑒別](1)取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鐵試液1滴,即顯紫堇色。
間接:阿司匹林、貝諾酯阿司匹林ChP(2000)[鑒別](1)取本品約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鐵試液1滴,即顯紫堇色。
二、重氮化—偶合反應芳香第一胺類鑒別反應具芳伯氨基或潛在芳伯氨基的藥物
直接:對氨基水楊酸鈉、鹽酸普魯卡因、苯佐卡因、鹽酸普魯卡因胺間接: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醋氨苯碸、貝諾酯
三、水解反應
1.分解產物的反應苯甲酸鹽四、特殊反應
2.與汞離子及茚三酮反應
3.氧化反應含硫的藥物
4.異羥肟酸鐵反應六、IR五、UV
第三節特殊雜質檢查一、阿司匹林中水楊酸的檢查1.雜質來源原料殘存(生產過程中乙醯化不完全)、水解產生(貯存過程中水解產生)
2.檢查方法對照法反應原理三氯化鐵反應限量原料:0.1%;阿司匹林片:0.3%;阿司匹林腸溶片:1.5%;阿司匹林栓:1.0%(HPLC法)
其他雜質:乙醯水楊酸酐(ASAN)、乙醯水楊醯水楊酸(ASSA)、水楊醯水楊酸(SSA)
二、對氨基水楊酸鈉中間氨基酚的檢查1.雜質來源原料殘存、脫羧產生2.檢查方法ChP(2000)含量測定法(雙相滴定法)。
利用對氨基水楊酸鈉不溶於乙醚,間氨基酚溶於乙醚的性質,使二者分離後,在乙醚中加水適量,用鹽酸滴定,控制鹽酸滴定液體積以控制間氨基酚限量。USP(24)離子對HPLC法(內標法)
三、雙水楊酯中有關物質的檢查BP(1998)TLC水楊酸:雜質對照品法有關物質:高低濃度對比法
1.雜質對照品法方法:供試品→供試品溶液雜質對照品→對照品溶液
供試品對照品
判斷:供試品中所含雜質斑點不得超過相應的雜質對照斑點優點:同一物質,同一Rf值比較,準確度高、直觀性強;缺點:需要雜質對照品。
2.高低濃度對比法方法:
供試品對照品
判斷:②供試品溶液所顯雜質斑點不得深於對照溶液的主斑點(或螢光強度)①控制雜質斑點個數,控制雜質種類
缺點:不同物質,不同Rf值比較,準確度差、直觀性差。優點:以供試品的稀溶液作為對照液,不需要雜質對照品,簡單、價廉,還可配成幾種限量的對照溶液;
四、羥苯乙酯中有關物質的檢查BP(1998)反相TLC高低濃度對比法
五、酚磺乙胺中氫醌的檢查ChP(2000)HPLC法六、氯貝丁酯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