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感染防控要点》考核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猴痘病毒属于()
A.正痘病毒属
B.副痘病毒属
C.痘苗病毒属
D.口疮病毒属
答案:A
解析:猴痘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该属还包括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
2.猴痘的主要传染源为()
A.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
B.感染猴痘病毒的灵长类动物
C.感染猴痘病毒的人类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如松鼠、冈比亚巨鼠等)、灵长类动物(如猴子等)以及感染猴痘病毒的人类都可以作为猴痘的传染源。
3.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
A.1-3天
B.5-21天
C.22-30天
D.31-40天
答案:B
解析: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5-21天,多为6-13天。
4.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
A.发热
B.头痛
C.腹痛
D.皮疹
答案:C
解析: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腹痛不是其典型表现。
5.猴痘皮疹的特点不包括()
A.呈离心性分布
B.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到结痂的顺序演变
C.同一部位可同时见到不同形态的皮疹
D.主要分布在面部、手掌和足底
答案:C
解析:猴痘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集中在面部、手掌和足底,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到结痂依次演变,同一部位通常不会同时见到不同形态的皮疹。
6.猴痘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直接接触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蚊虫叮咬传播
答案:D
解析: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的皮疹、疱液等)、性接触传播等,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蚊虫叮咬可传播猴痘。
7.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高风险暴露()
A.直接接触猴痘患者的皮疹、疱液
B.与猴痘患者在同一房间内停留超过2小时
C.接触被猴痘病毒污染的物品
D.给猴痘患者进行口腔检查
答案:C
解析:直接接触猴痘患者的皮疹、疱液,与猴痘患者在同一房间内停留超过2小时,给猴痘患者进行口腔检查等都属于高风险暴露。而接触被猴痘病毒污染的物品属于低风险暴露。
8.对猴痘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时,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接触隔离
B.飞沫隔离
C.空气隔离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由于猴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所以对猴痘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时,应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综合隔离措施。
9.目前我国用于猴痘防控的疫苗是()
A.天花疫苗
B.水痘疫苗
C.猴痘疫苗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由于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天花疫苗对猴痘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目前我国可使用天花疫苗用于猴痘防控。
10.对猴痘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答案:C
解析:因为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5-21天,所以对猴痘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21天。
11.医疗机构发现猴痘疑似病例后,应在()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1
B.2
C.6
D.12
答案:B
解析:医疗机构发现猴痘疑似病例后,应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12.以下关于猴痘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消毒方法错误的是()
A.耐热耐湿的物品可采用煮沸消毒30分钟
B.不耐热的物品可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C.患者的衣物可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
D.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答案:C
解析:患者的衣物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不能有效杀灭猴痘病毒。耐热耐湿的物品可采用煮沸消毒30分钟;不耐热的物品可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13.猴痘病毒对以下哪种消毒剂不敏感()
A.酒精
B.含氯消毒剂
C.碘伏
D.氯己定
答案:D
解析:猴痘病毒对酒精、含氯消毒剂、碘伏等消毒剂敏感,而氯己定对其消毒效果不佳。
14.以下哪种人群感染猴痘后病情可能更严重()
A.儿童
B.老年人
C.免疫功能低下者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猴痘后,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可能更严重,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
15.猴痘疫情期间,在公共场所应优先选择的口罩类型是()
A.普通医用口罩
B.医用外科口罩
C.N95及以上级别防护口罩
D.棉布口罩
答案:C
解析:在猴痘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防护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公共场所应优先选择N95及以上级别防护口罩。
二、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