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应用开发教程(中级)》电子教案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虚拟现实应用开发教程(中级)
-**课程代码**:VRDEV201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虚拟现实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动漫游戏开发等
-**先修课程**: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基础、C#编程基础
---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虚拟现实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围绕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技能需求,系统讲解虚拟现实应用开发的中级知识与技术。课程内容涵盖基础三维技术、C#编程语言基础、虚拟现实引擎的进阶开发以及虚拟现实应用测试四大模块。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将掌握场景、人物角色、生物模型的制作技术,物体动画效果的实现,C#编程语言的面向对象开发,以及虚拟现实引擎中用户界面开发、交互逻辑实现和物理引擎应用等技能。课程旨在培养具备虚拟现实应用开发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
---
##课程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掌握基础三维模型的制作技术,包括场景、人物角色和生物模型的创建与优化。
-熟悉C#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掌握虚拟现实引擎中用户界面开发、交互逻辑实现和物理引擎应用的核心技术。
-了解虚拟现实应用测试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虚拟现实场景的建模与优化。
-能够使用C#编写虚拟现实应用的核心逻辑代码。
-能够基于虚拟现实引擎开发用户界面并实现交互功能。
-能够编写测试用例并对虚拟现实应用进行性能优化。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
##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基础三维技术(20学时)
本章主要讲解基础三维模型的制作技术,包括场景类模型、人物角色模型、生物模型的创建与优化,以及物体动画的实现。
-**1.1制作场景类模型**(6学时):学习如何导入参考图、制作教室轮廓、导入桌椅模型、刻画墙面细节、制作室内物品、窗户及窗边装饰、投影仪等。重点掌握UVW贴图技术。
-**1.2制作人物角色模型**(5学时):学习人物角色模型的创建与调整,包括头部、颈部、躯干、四肢等。重点熟悉低模优化技术。
-**1.3制作生物模型**(4学时):学习生物模型的创建与UVW展开,材质添加与渲染。重点掌握UVW展开与材质添加。
-**1.4制作物体动画**(5学时):学习动画界面介绍、关键点设置、骨骼与约束的应用。重点掌握FK和IK技术。
###第2章C#编程语言基础(16学时)
本章主要讲解C#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语法、流程结构、数组与字符串、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编程。
-**2.1认识C#**(2学时):了解C#的概念与集成开发环境。
-**2.2C#基础知识**(4学时):学习常量与变量、数据类型、表达式与运算符。重点掌握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2.3C#流程结构基础**(3学时):学习顺序、选择、循环结构。重点熟悉循环结构。
-**2.4C#数组和字符串的使用操作**(3学时):学习数组、字符串与StringBuilder类。重点掌握字符串操作。
-**2.5C#中的方法**(2学时):学习方法的声明与类型。重点熟悉静态与非静态方法。
-**2.6C#面向对象编程**(2学时):学习类、继承、多态与委托。重点掌握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第3章基于虚拟现实引擎的进阶开发(20学时)
本章主要讲解虚拟现实引擎中用户界面的开发、交互逻辑的实现以及物理引擎的应用。
-**3.1用户界面的开发**(6学时):学习用户界面的创建、锚点使用、排列与效果丰富。重点掌握常见组件的交互。
-**3.2应用交互逻辑的实现**(7学时):学习场景构建、资源加载与销毁、角色与物体操作。重点熟悉消息系统的运用。
-**3.3物理引擎的应用**(7学时):学习刚体、碰撞体、恒动力与关节组件的应用。重点掌握物理引擎的核心组件。
###第4章虚拟现实应用测试(8学时)
本章主要讲解虚拟现实应用测试的方法与工具,包括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
-**4.1编写测试用例**(3学时):学习功能测试用例编写与性能分析。重点熟悉Profiler工具。
-**4.2用户界面测试**(2学时):学习界面符合度、输入设备体现与分辨率自适应。重点掌握界面测试方法。
-**4.3用户体验测试**(3学时):学习批处理、遮挡剔除、材质合并与LOD优化。重点掌握性能优化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