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B23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528—2021
泰和竹篙薯浅生槽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nshallowtroughofdioscoreazhugaoshuinTaihecounty
2021-12-14发布2022-06-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1528—2021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播前准备 1
5育苗 2
6定植 2
7田间管理 2
8采收 3
附录A(规范性)浅生槽规格图 4
附录B(资料性)浅生槽栽培的泰和竹篙薯 5
附录C(资料性)浅生槽栽培的泰和竹篙薯田间状态 6
II
DB36/T152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吉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泰和县塘洲镇人民政府、泰和弘治竹篙薯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喻吉生、康宏波、胡平华、范琳娟、徐雪亮、刘子荣、吴彩云、何秀平、戴协和、刘建华、张小玲、吴杰、姚英娟、周庆红、黄英金。
DB36/T1528—2021
1
泰和竹篙薯浅生槽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泰和竹篙薯浅生槽栽培的有关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本文件适用于在全省采用浅生槽栽培方法种植泰和竹篙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6/T1228山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泰和竹篙薯DioscoreazhugaoshuofTaihecounty
自明代弘治年间,由泰和县桥头乡山区的野生山药经过近五百年的栽培驯化和人工选择而成的地方品种,属褐苞薯蓣种。薯块长圆柱形,外皮黄褐色,肉质白色,香甜粉糯,是一个典型的晚熟品种。因薯块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
3.2
浅生槽shallowtrough
又名定向槽、U形槽,根据竹篙薯的生长特性特制而成,长、宽、深为150.0cm×4.0cm×2.5cm,塑料材质,种植端有一斜面,尾端平齐,底部有漏水孔,见附录A。
3.3
浅生槽栽培cultivationonshallowtrough
利用特制的浅生槽,人为将山药块茎垂直向下生长改变为靠近垄面土层一定斜度横向生长的栽培方式,见附录B。
4播前准备
4.1地块选择
DB36/T1528—2021
2
对土质要求不高,以沙壤土和红壤土最理想。选择有水源、排灌方便、不易产生涝害的田块为宜。
4.2整地做畦
3月初,选择晴好天气,对土壤进行深耕、晒坯后再耙细、起垄做畦。每畦宽160cm~180cm,畦间沟宽30cm~50cm,垄高15cm~20cm。
4.3铺槽
采用人工或机械放置浅生槽,按照1m铺8个槽的密度进行放置。要求放实,并保持两端的高差5cm~10cm和浅生槽不变形,同一人字架下的两畦,种植点均向外,见附录C。
4.4填料
浅生槽里填入稻草或谷壳等松软填料。填入量根据土壤的特性来确定,一般易板结、湿度大的土壤,填料量大。
4.5覆土及基肥
回填细土。首先覆土超过浅生槽面2cm~4cm,然后按150kg/667m2的标准均匀在槽面撒施基肥,其中60%的有机肥、25%的复合肥、15%的菜籽饼,最后再覆盖3cm~4cm的土层。要求做到:浅生槽两端不露出、浅生槽底部高于畦间沟底,并在浅生槽的上端留下种植口。
4.6覆盖保温保湿层
整好的畦面,铺一层防草布或土工布等保温保湿材料。
4.7安装灌溉设施
要求灌溉面能够覆盖全田,一畦一根滴管或滴带,并能够水平移动。
5育苗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