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
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
有限责任公司
2025年2月
目录
TOC\o1-2\h\u第一章编制依据 1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2.1概述 3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2.3水文地质情况 4
2.4气候特征及季节性天气 4
2.5工程重难点分析 5
第三章施工部署 6
3.1施工部署原则 6
3.2项目管理机构 6
3.4施工进度计划 13
第四章施工准备 14
4.1技术准备 14
4.2现场准备 14
4.3物资准备 15
4.4施工用水、电 15
4.5劳动力组织 15
4.6施工机具准备 16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8
5.1试桩施工 18
5.2工艺流程 18
5.4管桩的进场验收 24
5.6检测、验收 25
5.7施工临时用电 25
第六章主要施工管理体系及措施 30
6.1质量保证措施 30
6.2工期保证措施 36
6.3成品保护措施 37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保障体系及措施 39
7.1安全目标 39
7.2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39
7.3危险源辨识 40
7.4安全保证措施 41
7.5主要危险源及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44
7.6应急预案 47
7.7环境、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 51
PAGE
PAGE3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1)本项目严格贯彻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在充分理解和消化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严格按图施工,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之规定。
(2)实施项目法管理,应用动态网络控制技术,充分发挥人、财、物(设备)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均衡生产。
(3)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优化施工方案,始终对现场施工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确保安全、优质、高效、节约,并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4)实行严格质量安全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在建设单位的领导下,形成文明施工的良好环境。
1.2编制依据
1.2.1项目合同、图纸
(1)《住宅项目》(详细勘察)
(2)《基础平面布置图》
1.2.2本工程施工依据的规范及技术标准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
(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8)《四川省先张法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51/T5070-2016)
(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3G409)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2.3其他资料及要求
(1)工程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等资料;
(2)国家、四川省及成都市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
(3)公司通过执行的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手册体系运行程序等;
(4)公司有关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概述
2.1.1本项目概况
“住宅项目”位于位于二组,XX一段南侧,XX东侧,交通便利。该项目由X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工程规划总项目占地面积X亩,总建筑面积约97900㎡,本项目主要由16栋11~17层的高层建筑组成,下设1层地下室。
2.1.2桩基础设计概况
根据设计要求沉桩工艺采用锤击法沉桩:管桩采用PHC500AB100-C80型。设计预估桩长14.5?17.8m,桩端持力层为中密卵石,且保证管桩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5?3.0m。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经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表明,在本次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ml)人工素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黏性土(Q4el+dl)、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的砂质泥岩。场地岩土构成由新至老顺序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①素填土:紫红色、褐色为主,局部浅灰色,填土厚0.5-27.4m,平均厚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