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生疏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因此,本课对于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缘由及影响把握就尤为重要。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第2节课。它上承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下启第3课《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同时又相对独立,共同反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各个层面。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的社会结构在近现代处于急剧的变革中,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进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方面体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进步,另一面给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指导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搜集材料,制作课件。
课前将学生分为铁路大路组、水运航空组、通讯组等八小组完成各组任务(搜集材料、制作课件、课堂展现)。要求展现时间5--7分钟左右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把握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主要状况,并理解这一变化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把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进展特征,生疏到它与我国国民经济进展之间的亲热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搜集老照片,引用相关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特点。
(2)从学生最生疏的事例动身,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近代交通、通讯的变化做一个正确的结论。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生疏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进展、世界文化的沟通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变化。
教学重难点:交通工具进展的表现;交通工具进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用图片展现古代、现代交通与通信,给学生视觉形成猛烈冲击。引出近代交通与通讯,从而引入主题。
(二)教授新课
(板书)一、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展现教学任务:(小组合作探究八小组)
任务一:近现代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表现
任务二:近现代交通和通信工具进展特点
任务三:影响交通通讯技术进展的因素
任务四:近现代交通通信工具的更新产生的影响
任务五:面对带来的问题应实行的对策
问题情境1:古代是“南方舟楫,北方马车”,而近代交通工具又有哪些新进展呢?
铁路交通组展现:多媒体课件展现成果
1、近代现代中国铁路、火车的传入及进展历程
2、中国大路的进展历程(古代近代--现代)及相关交通工具的更新
铁路:
时期
概况
19世纪70年月
淞沪铁路(外国商人建)
19世纪80年月
唐山—胥各庄铁路
辛亥革命前夕
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上半叶
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
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20世纪90年月
加快铁路建设
“九五”期末
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机车制造取得很大进展,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六次大提速
大路:
时期
概况
20世纪初
上海开头消灭汽车
民国时期
进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
进展较快(大路网、大路大桥)
水运航空组展现:中国近现代海运航空进展史
水运进展历程:
时期
概况
19世纪70年月
轮船招商局
新中国成立后
进展较快
20世纪90年月
萎缩
航空进展状况:
时期
概况
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头
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1949年
有52条民航线
改革开放后
进展快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问题情境2:请概述通信工具的变迁。
电报、电话组:多媒体课件展现成果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2016天津高考文综历史真题)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④世界市场的进展
A.①②B.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