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
文件大小:1.29 M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9
总字数:约6.1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消灭报纸的国家之一,从19世纪40年月到90年月,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从19世纪70年月起,中国人开头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2.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广播影视渐渐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3.当今社会正在经受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互联网作为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4页

一、大众报业的进展

1.缘由

(1)内因:19世纪,社会呼唤着适合一般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外因:西方人办报热潮的推动。

2.概况

(1)西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月到90年月,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拉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2)国人办报

①开头: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②高潮:维新运动期间形成,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③进展: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按戏曲、电影等类别实现了特地分工。

eq\a\vs4\al([思维拓展])西方人在华办报主要是为了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需要;中国人自办报刊则起到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作用,对打破当时封建思想的禁锢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1)产生:20世纪20年月初。

(2)西人开办: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3)国人开办

①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②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③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④新中国成立后,渐渐建立起从中心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⑤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广播节目的卫星传输,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4)影响:成为人们猎取新闻信息、接受教育、文化消遣和其他信息服务的重要工具。

2.电影事业

(1)趋势:经受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进展历程。

(2)消灭: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3)开创:1905年,任景丰拍摄了京剧《定军山》片断,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4)民国时期

①国产电影获得快速进展,产生了很多知名导演与明星。

②电影名作。

20世纪二三

十年月

《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渔光曲》《风云儿女》

抗战结束后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

(5)现代中国

①新中国成立后:过分强调政治宣传作用,题材单一。

②改革开放后:近五百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

3.电视事业

(1)起步: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头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2)进展

①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心电视台。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电视台纷纷成立。②20世纪90年月中后期,广电掩盖新格局渐渐形成。

③2008年6月9日,“中星9号”通信卫星放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卫星直播领域。

④目前,我国建成了从中心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eq\a\vs4\al([学问拓展])电视普及的因素

除技术因素外,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一般电器。②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学问性、消遣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简洁与观众形成互动。③电视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掩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历程

(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应用

(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一般民众供应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经济生活:网上购物成为互联网兴起后消灭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评价

(1)性质:是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

(2)消极:存在着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状况等负面影响。

(3)乐观

①正在转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②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eq\a\vs4\al([整体图示])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5页

探究一近代中国报刊业的进展

史料一西方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