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苏教版必修1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四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学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提升对生物能量代谢的系统性认识。同时,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包括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关联;
②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包括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
③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调节机制。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能量转换的定量关系,即ATP和NADPH的生成与消耗;
②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循环的细节,如CO2的固定和糖类的形成;
③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不同生物体中的差异及其适应环境的意义;
④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体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能量代谢特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生物学》苏教版必修1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的动画、图表,以及相关实验原理的图片。
3.实验器材:准备显微镜、滴定管、试管等实验器材,用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演示。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实验操作台布局合理,便于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过程,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以及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详细讲解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包括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关联。
-讲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强调光反应和暗反应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以及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
-举例说明:
-通过具体例子,如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能量代谢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动态变化。
-以农作物生长为例,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互动探究: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设计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探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并撰写实验报告。
-教师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键点。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强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物体能量代谢中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加深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理解。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和影响。
知识点梳理
1.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其中包含叶绿素等色素。
2.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利用ATP和NADPH将CO2转化为有机物(主要是糖类)。
3.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照: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光照强度和光质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温度:温度影响光合作用酶的活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光合作用。
-CO2浓度: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增加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4.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5.细胞呼吸的过程
-有氧呼吸: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ATP。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产生少量ATP。
-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