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结合八年级下册统编版语文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低碳生活的内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
2.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环保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3.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促进环保行动的推广。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低碳行为。
②通过阅读课文,提炼出低碳生活的具体措施,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实践应用。
2.教学难点
①深入分析低碳生活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
②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提出创新性的低碳生活建议。
③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低碳生活的内涵。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低碳生活场景,增强体验感。
3.通过案例研究,分析现实生活中低碳生活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思考。
4.利用多媒体展示低碳生活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直观展示低碳生活的具体实践。
5.组织小组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分组设计低碳生活方案,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回顾旧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问学生:“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环保措施,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呢?”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低碳生活的概念、意义以及具体措施,如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绿色出行等。
举例说明: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如节能减排的家居设计、绿色出行的方式等,帮助学生理解低碳生活的具体实践。
互动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校园和家庭中实施低碳生活,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低碳生活建议。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设计一份低碳生活手册,内容包括低碳生活的小窍门、低碳行为的宣传等。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完善低碳生活手册。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
学生分享: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在设计低碳生活手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作业:
(1)阅读相关环保书籍或文章,了解低碳生活的更多实践案例。
(2)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一份低碳生活计划,并尝试实施。
(3)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低碳生活实践经验和感悟。
6.教学过程延伸(约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低碳生活实践活动,如:
(1)组织学生参观节能减排的示范项目,如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站等。
(2)邀请环保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最新动态。
(3)开展低碳生活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兴趣。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准确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意义以及具体措施,如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绿色出行等。他们对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有了系统性的认识,为今后的环保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思维能力方面: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探究环节,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低碳生活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创新性的低碳生活建议。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实践能力方面:
学生通过设计低碳生活手册、制定低碳生活计划等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尝试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参与低碳生活实践。
4.情感态度方面:
学生在参与低碳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环保意识,树立起社会责任感。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愿意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合作能力方面:
在小组讨论和项目导向学习活动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