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二中学高中英语Unit1Culturalrelics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二中学高中英语Unit1Culturalrelics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2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二中学高中英语Unit1Culturalrelics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学习Culturalrelics,学生将提升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2.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文化意识;3.通过讨论和表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口语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策略。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进入本课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包括基本的语法知识、词汇积累以及基础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话题,但对于文化遗产这一特定主题的英语表达和讨论可能还较为陌生。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文化主题通常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面对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时。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如阅读、观看视频等。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偏好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和同伴之间的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讨论文化遗产时,学生可能会遇到词汇量不足、难以理解复杂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的问题。此外,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文化概念,学生可能难以将其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影响他们的理解和表达。此外,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可能不足,导致在讨论和表达个人观点时存在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词汇的拓展和实际情境的创设,同时提供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录音设备、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英语学习平台,用于在线作业和资源分享
-信息化资源:文化遗产相关的英语视频、图片库、在线词典
-教学手段:互动式教学软件、英语原版教材、课后阅读材料、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中国著名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故宫、长城等,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已知的关于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如“世界遗产”、“文化遗产保护”等。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Culturalrelics这一单元的主题,包括文化遗产的定义、类型、保护意义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图片,如建筑、艺术品、传统工艺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遗产的特点。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化遗产,并利用课本和互联网资源进行简要研究,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题、匹配题等。
-教师指导: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英文文章,并完成相应的阅读理解练习。
-布置小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文化遗产的介绍,字数不限,下节课分享。
教学过程详细内容如下:
(一)导入
1.展示文化遗产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为什么文化遗产对我们很重要?”
3.简要回顾学生已知的关于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二)新课呈现
1.讲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类型、保护意义等。
2.展示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图片,如建筑、艺术品、传统工艺等。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并向全班介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五)作业布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