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级制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和化合价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教材: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和化合价
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化合价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式中的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了解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书写正确的化学式。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生将通过探究化学式的书写规律,发展逻辑推理和实证探究的能力;通过学习化合价,培养学生对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理解,提升定量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a.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包括元素符号的书写、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平衡。
b.化合价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根据化合物的组成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并能够正确计算。
c.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应用:能够运用化学式和化合价的知识来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a.化合价的确定: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同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规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b.化学式的平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化学式平衡的原理,需要通过详细的步骤和示例来讲解如何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
c.复杂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对于含有多种元素的复杂化合物,学生可能难以确定正确的化学式,需要通过逐步分析和推导来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实物模型(原子、分子模型)、黑板或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或在线学习平台,用于提供教学视频、电子教材和在线测试。
-信息化资源: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合价表、化学式书写规则动画或视频。
-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演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如铁生锈、食物腐败等,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质会发生变化?变化前后的物质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简单回顾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等基础知识,为学习化学式和化合价打下基础。
2.讲授新课(15分钟)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详细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以及化合价的表示方式。
-通过实例分析,如H2O、CO2等,让学生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用时:3分钟
-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介绍化合价的计算原理,以NaCl、K2SO4等为例,讲解如何确定元素的化合价。
-强调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用时:4分钟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应用:
-讲解如何利用化学式和化合价的知识解释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用时:8分钟
3.巩固练习(15分钟)
-完成练习题: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化学式的书写、化合价的计算以及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用时:10分钟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练习题中的难点进行讨论,共同解决。
-教师巡回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知识。
-用时:5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环节:
-针对课堂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如“什么是化合价?化合价有什么作用?”等。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用时:3分钟
-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通过学生的提问,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用时:2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实物演示:
-利用原子、分子模型等实物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概念。
-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化学式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用时:5分钟
-创新教学:
-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化学反应,并尝试书写化学式和计算化合价。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用时:5分钟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符合实际学情,紧扣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凸显的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教学双边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