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三课计算机操作系统说课稿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三课计算机操作系统说课稿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的能力。
2.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认识,增强信息检索和管理意识。
3.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创新应用的思考。
4.数字素养: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以及它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启动、关闭系统,以及文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删除、移动等。
③系统设置与优化:学习如何调整系统设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以及如何进行系统优化以提高计算机性能。
2.教学难点,
①操作系统的启动与关闭过程:理解操作系统在启动和关闭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原理。
②文件系统的结构: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层次结构,理解文件路径的概念。
③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学习如何设置用户账户,理解权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系统安全。
④系统故障排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故障现象判断问题所在,并尝试解决系统故障。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实验室,安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设备,教师演示电脑,学生操作电脑。
-课程平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作业。
-信息化资源:操作系统相关教学视频、动画演示、操作指南文档。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白板,电子教鞭。
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展示几幅不同操作系统的界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异同。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使用。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操作系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教师简要概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5分钟)
-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通过实例讲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2.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10分钟)
-讲解启动和关闭系统的操作步骤。
-演示文件的基本操作:创建、复制、删除、移动等。
3.系统设置与优化(5分钟)
-介绍系统设置的基本操作,如调整显示、声音等。
-讲解系统优化的重要性及方法。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练习操作(10分钟)
-学生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练习启动、关闭系统以及文件的基本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2.小组讨论(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
-教师提出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问题,考察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总结与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
-教师针对操作系统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理解。
2.学生提问
-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通过问答环节,加深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操作系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2.数字素养
-讲解信息时代背景下,掌握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
**七、总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操作技能的提升**:
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熟练地进行系统启动、关闭、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基本操作。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文件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日常任务,提高了计算机使用效率。
2.**操作系统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