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专题01密度与压强
0102030405CONTENTS压力与压强物体的密度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PARTONE物质的密度
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如铁和铜),每种物质各选三个体积不等的长方体。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记录实验数据并描绘图像(图像见下一页)不同体积的铁块或铜块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一、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相同的硬币,一枚、两枚…硬币的枚数增大几倍,质量也就相应地增大几倍。由于每枚硬币的体积相等,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硬币的质量与体积可能成正比。硬币
v/cm3m/g铜块v/cm3m/g铁块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因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与物体无关,只与物质有关,所以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大量实验表明,通常情况下,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2.密度的符号:3.公式:4.密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密度
5.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2)常用单位:克/厘米3,符号为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3)单位换算:1g/cm3=103kg/m3
对密度公式的理解(1)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解释:虽然密度由质量与体积之比来定义,但密度是描述物质自身特性的物理量,由物质本身决定,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2)同种物质,ρ一定,m与V成正比(3)不同种物质①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②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4).密度及变形公式:ρ=m/V质量m=ρV体积V=m/ρ(5).计算时注意ρ、m、V单位的组合:①m用kg做单位,V用m3做单位时,ρ的单位是kg/m3;②m用g做单位,V用cm3做单位时,ρ的单位是g/cm3;(6).物理意义:ρ水=1×103kg/m3的物理意义是ρ冰=0.9g/cm3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103kg。1cm3的冰的质量是0.9g。
表6-1-1~表6-1-3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
1、一般:ρ固>ρ液>ρ气;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3、同种物质不同物态时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4、固体和液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都表示为“×103”的形式,如ρ水=1.0×103kg/m3;气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没有“×103”,如ρ空气=1.29kg/m3。观察表中数据能发现一些规律吗?
(1)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个别特殊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但密度跟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6.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通常情况下,同种物质,其固态的密度大于液态的密度,液态的密度大于气态的密度。例如,氧气的密度是1.43kg/m3,而液氧的密度约为1140kg/m3,约为常态时氧气密度的800倍。用液氧储罐代替气瓶运输能大大减少运输体积,因此液氧储罐被广泛应用于气体行业及医院、金属冶炼等场所(图6-1-2)。同种物质,其固态密度大于液态密度的应用
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但有些物质具有反常膨胀的现象,例如水在0~4℃时,随温度的升高体积反而变小,所以水在4℃时密度最大。冬季湖面结冰后,冰面下的水温度接近0℃,湖底的水温度接近4℃,因而鱼类可以在湖底安全过冬。
观察思考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图象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膨胀规律:4℃以上的水是热胀冷缩,而0℃—4℃的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