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匆匆 》课件完整.pptx
文件大小:7.47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9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同学们,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短而又最长,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是什么??;叠词;朗读课文;;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们可以从哪里感受到作者的感情?;燕子可再来

杨柳可再青

桃花可再开;继续学习第1自然段的四个问句,思考:作者的发问方式有何不同?;读一读;4;4;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2;3;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把你的感触写出来。;作者描写时间的流逝,可写的事情很多,为什么偏偏写洗手、吃饭、睡觉这么平常的事呢?;结构梳理;这篇散文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惋惜之情,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走一遭”的主题思想。;朱自清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2年,创办了《诗》月刊,倡导新诗。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

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

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

1931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小结:

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日子,希望大家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奋发图强,力争上游,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精彩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