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地理中考复习教案-世界的气候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docx
文件大小:10.6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9
总字数:约7.94千字
文档摘要

教案年月日

课题

世界的气候

建议课时

共3课时

课程标准

●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第1课时:天气与气候

●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2课时:气温和降水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

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

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第3课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2.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绘制、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熟练运用地图分析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运用综合比较的复习方法,归纳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实现知能、知情的迁移。

学情分析

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材、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师:板图、板书、组织复习

学生:①四书两笔;②复习必备手册上的“天气与气候”

【课前检测】作业讲评

【课堂导入】视频导入

§考点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中考典例】

1.1.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B.四季如春C.长夏无冬D.终年严寒

2.我国是诗词的国度,在我们学过的诗词中有很多是描述天气或者气候的,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考点2:会读卫星云图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为了便于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例如:

表示小雨转中雨。

§考点3:常见的天气符号

【易错易混】

【拓展】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考点4: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天气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晴天

适宜_______活动或_______生产活动

多云

适宜户外活动

阴天

不适宜晾晒

雷雨天

出行时应注意安全,防雷击

雾雨、霾雪

不适宜户外活动,外出时应注意交通安全

台风

不宜出行、出海、海上作业

【中考典例】

1.(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表为“某城市5月30日—6月2日天气状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

天气状况

19-22℃

19-25℃

16-28℃

17-27℃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

1.6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

A.阴19-25℃ B.阴16-28℃ C.小雨19-22℃ D.多云16-28℃

2.这几日,空气质量状况最优的是(???)

A.5月30日 B.5月31日 C.6月1日 D.6月2日

3.空气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焚烧秸秆用来肥田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考点5:气温

1.气温日变化

2.气温年变化

§考点6:气温的分布与影响因素

1.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

定义

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特点

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

等温线图的判读

疏密

程度

等温线_______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_______的地方,气温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