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了,相信每一个观众都感到意犹未尽□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所以,无论明天你将到哪里,你身处何方,又将展开怎样的人生,不要忘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们所共同体会到的,那份感动、那份沉醉、那份喜悦和那种zhèn奋,那是你们所散发出来的光芒,也是中国诗词永恒的魅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站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我们吮吸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养分,我们凝聚着十三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我们迎来了万马齐喑的新时代。正所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人生自有诗意,(______)你也热爱诗词,愿诗词常伴你左右,你就能在诗词中找到最美好的自己。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吮吸()???(2)zhèn()奋
2.填入文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括号内填入连词,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
B.如果
C.所以
D.因为
4.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吟诵”“光芒”“广阔”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B.“磅礴力量”“热爱诗词”“永恒的魅力”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C.“我们迎来了万马齐喑(比喻人们全都沉寂不语)的新时代”,其中“万马齐喑”一词不符合语境。
D.“正所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兔从狗窦入,。(《十五从军征》)
(2)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5)《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且成为千古名句的是:?。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神弗福也????福:福气
B.小信未孚????孚:使信服
C.虽不能察????察:明察
D.夫大国,难测也????测:揣测,估计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以伤先帝之明
B.再而衰,三而竭????广起,夺而杀尉
C.公将鼓之????陈胜佐之
D.公问其故????安陵君其许寡人
8.下列有关本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贯穿全文的一条人物活动线索:请见→论战→参战→释疑。
B.面对“齐师伐我”一事,曹刿与乡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C.文章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在表现战争的激烈和君臣的筹谋得当。
D.文章紧扣“论战”来写,详略得当,体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①患吏多受赇②,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③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④’”上悦,召文武五品以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⑤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⑥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⑦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⑧也,臣者影也,表动则影随矣。”
(选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
【注】①上:唐太宗,李世民。②受赇(qiú):受贿。③司门:官名,掌国门的启闭,检查经过物品,征税并没收违禁品。令史:官名,汉县令属吏的总称。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⑤傥(tǎng):倘若,假使。⑥光:司马光。⑦佞:巧言谄媚。⑧表:测日影的标杆。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