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高二语文于鲁迅,我们的幸与不幸美文
素材
是他,执笔为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笔尖与封建势力作斗争;是他,在危难的时
刻挺身而出,挽回了中国人的自信;是他,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学带来深远影响,毛
主席眼中文化革命的主将!
我们是幸运的。
能够在没有硝烟战火的宁静午后,捧着鲁迅的作品冥思品读。追随着他冷硬绝然的笔锋,
我意识到“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记得鲁迅在《雪》中一文中说道:南方的雪太温柔了,不像北方,北方的雪,有着坚强
的“精魂”。鲁迅宁愿挨寒受冻,也要去北方,因为那里才是他的战场,他生活的地方。即
便在和平的今天。我们仍少不了鲁迅的雪的战魂。它让我们在和平中不享乐,它是我们前进
的动力。
而我们亦是不幸的。
曾有同学戏言道:语文呐,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是否鲁迅的作品在
中国青年眼中已化为高深莫测的“天书”?在这和平年代,我们早已感受不到当年社会的动
荡黑暗,以至于读到鲁迅小说时,都只是唏嘘而过。
你还记得吗?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他则欺侮比自己弱小的小尼姑;在《祝
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欣赏;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说他是
“疯子”;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君
子和消生……将自己完全地融入书中,你会发现,他们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
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到透骨的寒
意。
但无论如何,鲁迅的精神都是受中国青年所膜拜的。或者说,于鲁迅,我们的幸与不幸
在他的精神上都变得不重要了。他用他困惑的目光,阅古今,看中外,苦苦寻找国家衰弱的
病根,在迷茫的现实中
“上下而求索”,寻找新的生活。这就是鲁迅的精神,许多人追赶的精神。
于鲁迅,我们的幸与不幸,我们的追赶与停滞,我们的领悟与无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