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社会危机以及倒幕运动的成功等方面去整体把握维新运动的历史条件。
(2)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以“破旧”和“立新”两大栏目,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援引一些史料,结合教科书的表述,引导学生生疏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帮忙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化所起的全面有效的推动作用;探讨世界各国走上近代化的方式,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援引一些史料,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体会日本民族求变自强的进取精神。
(2)分析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变化,让学生生疏到改革对于促进历史进展所具有的特别价值,
(3)分析日本对外扩张给世界和自身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进展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近代化体现。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展现图片《西方漫画的甲午战斗》
(设问1)从漫画中,你意识到什么问题?
中国的衰落,日本的崛起。
(设问2)而当时的日本是这么从一个小国家进展到这么强大?甚至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呢?
学生答:明治维新
过渡:那么明治维新在日本命运的转折中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什么是明治维新,它为什么会发生?这将是本节课咱们要探讨的问题。
新课教授
【背景:内忧外患】
展现“明治维新”的概念
从概念上看,明治维新应发生在19世纪的中期,那么当时的日本是一种什么状况呢?之前有布置大家进行预习,那么请同学依据课本以及图片材料来回答明治维新发生的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
展现《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江户时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长崎出岛》《大盐平八郎》
(设问)明治维新前的幕府面临什么问题?
学生通过自身预习以及图片材料回答明治维新的背景
包含幕府统治,社会身份等级秩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社会冲突尖锐
以及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
教师归纳:幕府的统治已严峻阻碍了日本社会的进展,因此也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的不满,幕府统治消灭危机。
2、黑船来航的冲击(外患)
展现《黑船来航》及《美国舰队航线》图片
(设问)图中展现当时日本面临什么状况?
引导学生答:日本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
归纳: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内忧——幕府统治消灭严峻危机
(1)政治:幕藩体制,社会等级森严,社会冲突尖锐
(2)经济:领主土地全部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
(3)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进展的大趋势。
(4)思想:洋学的传播冲击了封建思想
2.外患:黑船来航的冲击,民族危机加深
过渡:面对美国的侵略,幕府和日本的有识之士分别做何反应?结果如何?
展现《吉田松阴》,介绍日本的主见改革的阶层,其中下层武士占据主要地位。并,改革派要求向西方学习,改革幕府,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民族独立
3、武装倒幕,建立明治政府(政权保障)
(1)、倒幕运动
(尊王攘夷--武装倒幕)
简洁介绍倒幕运动的过程
展现《明治天皇睦仁》图片
(2)、明治新政府的成立及幕府统治的结束
1867年,年仅15岁的明治天皇即位
1868年,改革派发动京都政变,随后逐步毁灭幕府势力。从而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
(3)、施政纲领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表明白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
学生争论回答:
明治天皇有实权,而幕府时期的天皇无实权,实权把握在将军手里。引导学生从《五条誓文》中体会明治政府推行改革的目的。明确明治政府的目标
即中心集权,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废除不公平条约,世界强国
【内容:破旧立新】
过渡:
幕府被推翻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封建体系,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经济:废除领主土地全部制殖产兴业,进展工业
(1)展现《1869年日本建筑的第一艘轮船》《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
(设问)结合教材思考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重点在哪里?
答: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学生依据教材回答
(2)展现材料
1873年日本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位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典范工厂”……1880年政府又公布“官业下放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亲热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从80年月中期起,在政府的扶持和爱护,在日本消灭了早期工业革命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