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歌语言与表达技巧试题库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诗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这首诗的题材属于哪一类?
2.请解释“春眠不觉晓”中的“春眠”和“晓”在诗中的含义。
3.“处处闻啼鸟”一句中,“处处”和“啼鸟”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5.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首诗。
8.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有哪些?
二、文言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①晋太元中;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黄发垂髫;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2.翻译下列句子: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②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4.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文章通过描绘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7.文章的标题是什么?为什么叫《桃花源记》?
8.文章中的“太守”是什么官职?作者为何提到他?
四、现代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现代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必要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问题】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这篇文章的题材属于哪一类?
2.请解释“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月光”和“流水”在文中的含义。
3.“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弥望”和“田田”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4.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篇文章的开头部分。
7.这篇文章在艺术上的特点有哪些?
五、古诗词鉴赏
要求: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古诗词】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这首诗的题材属于哪一类?
2.请解释“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山”和“万径”在诗中的含义。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句中,“孤舟”和“蓑笠翁”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有哪些?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首诗。
7.这首诗中的“江雪”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六、作文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材料:一位年轻的画家,他画了一幅画,画中有一只孤独的鸟在飞翔。有人问他:“为什么这只鸟是孤独的?”画家回答:“因为它是自由的。”
【作文题目】
《自由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