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9课时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
文件大小:71.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9
总字数:约3.53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5-

生疏质量互变规律

一、选择题

1.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成功的总是溪水,不是由于力气,而是由于坚持。”“坚持就是成功”的哲理在于()

A.必定性通过偶然性开拓道路

B.确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积存到肯定程度必定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格外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连续不断地工作中,假如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确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定性通过偶然性开拓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3.原创萎靡,盖因社会浮躁、急功近利所致。曹雪芹假如有几家出版社催稿,生怕不行能将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司马迁隐忍半生,仅为一部《史记》,因此字字饱蘸血泪,句句蕴含深情。这表明()

①质变要通过量的积存才能够实现②事物的进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量的积存必定引起质变,要留意量的积存④事物的进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往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4.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大兴国际机场开航初期运力投放也分为三个阶段:投运当日至10月9日是第一阶段,10月10日至26日是其次阶段,2019~2020年冬春航季开头进入第三阶段。从哲学上看,材料表明()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预备,要重视量的积存

B.量变必定引起事物质变

C.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显著变化

5.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存了阅历;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存了信念。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存、迸发,再积存、再迸发,最终实现完善的自我。这句话说明白()

①事物进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只要留意量的积存,就肯定能实现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预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④事物的进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①③

6.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却是一口一口吃成的。这表明()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预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

C.只要量变就肯定发生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7.在“考编”的旅途上,有人半途而废,有人始终如一。半途而废者亦不缺乏拼搏的曾经,始终如一者亦未见每天与睡眠抢时间,一切不过坚持罢了。我们常常提做事情要坚持到底,不坚持就不能成功,只要坚持迟早有大的飞跃。从哲学上说,这是由于()

A.必定性通过偶然性开拓道路

B.冲突双方相互对立

C.质变是量变的必定趋势

D.确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确定

8.假如“完善”是100分,那60分不完善,80分也不完善,但不要由于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发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脚踏实地,留意量的积存

C.抓住事物进展中的主要冲突

D.抓住时机,乐观促成质变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摘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材料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认真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认真躁也。

——摘自荀子《荀子·劝学》

结合上述材料,利用辩证法有关规律分析,为什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谈一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生疏?

课时作业19生疏质量互变规律

1.解析:由于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存过程,没有量变积存的预备,质变也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坚持就是成功,体现了事物量变进展到肯定阶段,突破“度”,引起质变使事物产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成功的总是溪水”,是由于“坚持就是成功”溪水的坚持使量变积存到肯定程度引起质变,从而战胜岩石。

答案:C

2.解析:题干中的数学题虽然每一个乘数都是90%,但结果5个90%连乘结果却约为59%。所以下文得出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假如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从题干中我们不难得出,题目中的辩证法道理就是质量互变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为B。

答案:B

3.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司马迁隐忍半生,仅为一部《史记》,因此字字饱蘸血泪,句句蕴含深情,表明质变要通过量的积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