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
编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24年12月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九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53号),国家标准《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计划编号:T-469)正式立项,由全国燃烧节能净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1)归口管理,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牵头完成本标准的制定任务。
2.工作过程
(1)2024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牵头成立由高校、科研院所、检验机构、应用单位、制造企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标准工作组,确定了《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制定工作总体思路和编制原则,研究了《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的基本框架。
(2)2024年6月~7月,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负责起草了《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讨论稿,发送标准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补充相关内容,编写完成《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初稿。
(2)2024年7月30日,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发文“关于召开2024年第二批碳达峰碳中和专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立项评估会的通知”,8月8日,参加了审评中心利用腾讯会议在线上举行的国家标准立项评估答辩会,成功立项。
(3)2024年12月3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发文批准,全国燃烧节能净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41)承担《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中文计划号:T-469)标准的归口管理和制定工作。
(4)2025年1月15日,全国燃烧节能净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41)在安徽合肥召开《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国家标准编写启动会,本领域有关专家(特邀)及标准编写工作组成员参加了启动会,会上对《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初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修正意见。
(5)会后,全国燃烧节能净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41)就《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初稿)向标委会委员单位进行了意见征集。
(6)2025年2月~3月,起草单位对《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初稿)征求意见进行了整理,并对相关章节和条款内容进行修改与完善,编写完成了国家标准《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规则》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3.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该国家标准由该国家标准由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帕尔斯低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起草工作组共同完成。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基于低浓度瓦斯燃烧机理及工程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指标的先进性。
2)严谨性原则:严格遵循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要求,规范术语定义、测试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3)实用性原则:聚焦低浓度瓦斯直燃燃烧技术特点,明确燃尽度与污染物排放的量化评价规则,提升标准的可操作性。
4)兼容性原则:参考现有国家标准,确保与污染物监测、燃烧设备安全等标准的协调统一。
2.主要内容说明
1)第1章范围
根据低浓度瓦斯直燃燃烧器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明确给出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适应范围。
1.1本文件确立了体积浓度在3%~9%范围内煤矿瓦斯燃烧器燃尽度及污染物排放评价的试验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规定了评价指标的取值规则,描述了评价结果形成规则,
1.2本标准适应于采用低浓度瓦斯直燃式燃烧器,对采用其他含氧气体燃料直燃式燃烧器同样适用,同时对于无助燃低浓度瓦斯锅炉污染物排放检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GB/T13610、GB/T16157、HJ/T42等20余项引用标准,涵盖气体成分分析、污染物检测、燃烧设备安全等领域。
3)第3章术语和定义
定义“低浓度煤矿瓦斯”“直接燃烧”“化学当量比”、“完全燃烧”、“空气基准氧浓度”、“燃料基准氧浓度”、“烟气基准氧浓度”的术语和定义。
4)第4章评价要求
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