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章《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文件大小:18.6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9
总字数:约3.48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探讨农民工现象,包括农民工的定义、形成原因、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地理课程中学到的城市与乡村、人口迁移等知识点相关联,有助于学生将已有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中。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农民工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使学生认识到人口迁移对城乡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引导学生从区域视角理解农民工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农民工现象的定义及其形成原因。

2.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

难点:

1.农民工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方面影响的理解。

2.如何从地理视角分析农民工现象的成因和解决策略。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农民工现象的复杂性。

2.利用地图和统计数据,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角度分析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和影响。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增强对现象的感性认识。

4.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提供专业视角,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研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农民工现象。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增强对现象的感性认识。

3.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民工流动的地理分布图和统计数据,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现象的空间特征。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农民工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培养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结合实际案例,深化学生对农民工现象的理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如要求学生了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城市与农村的差异等。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农民工现象,设计问题如“农民工流动的原因有哪些?”、“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有哪些影响?”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主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农民工现象。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农民工生活片段的视频,引出农民工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农民工现象的定义、形成原因、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等知识点。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农民工现象的利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场景。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如“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农民工现象相关的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调查当地农民工的生活状况。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农民工现象相关的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调查报告,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对农民工现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如关注农民工权益保护等。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农民工相关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文件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国家政策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详细内容。

2.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收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帮助学生了解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

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包括教育资源分配、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4.农民工住房问题分析:分析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条件,探讨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建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