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资料.pdf
文件大小:144.5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3.4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章

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解: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或逻辑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2.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差别以及联系。

解:高级语言——由用户编写的程序。

汇编语言——符号式的程序设计语言。

机器语言——用0、1代码表示的语言。

3.解释概念: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

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MM(主存或内存)组成;

CPU——中央处理器(机),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控不

在同一芯片上)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

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

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CPU能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第二章

1.通常,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以什么为依据?

解: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硬件技术为依据。

第一代,时间:1946-1957硬件技术:电子管

第二代,时间:1958-1964硬件技术:晶体管

第三代,时间:1965-1971硬件技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时间:1972-1977硬件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五代,时间:1978-现在硬件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三章

1.总线如何分类?什么是系统总线?系统总线又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作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它们

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存储单元有何关系?

解:总线的应用很广泛,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数据传送方式可分为并行传输总线和串

行传输总线。若按总线的使用范围划分,则又有计算机(包括外设)总线、测控总线、网络通讯总线等。

2.什么是总线标准?为什么要设置总线标准?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哪些?什么是即插即用,哪些总线有

这一特点?

1/3

解:总线标准为系统与各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一个互连的标准界面。

总线标准的设置主要解决不同厂家各类模块化产品的兼容问题;

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ISA、EISA、PCI等;

即插即用:任何扩展卡只要插入系统便可工作。EISA、PCI等具有此功能。

第四章

1.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RAM、SRAM、DRAM、ROM、PROM、EPROM、EEPROM、CDROM、

FlashMemory。

解:主存——可以和CPU交换信息;

辅存——主存的后援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不能和CPU直接交换信息;

Cache——比主存速度更快,容量更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RAM——可读/可写存储器;

SRAM——静态RAM;

DRAM——动态RAM;

ROM——只读存储器;

PROM——可以实现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EPROM——一种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

EEPROM——既可局部擦写,又可全部擦写的EPROM;

CDROM——只读光盘,是一种在电脑上使用的光碟;

FlashMemory——闪速存储器,具有EEPROM的特点,而速度比EEPROM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