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9 短诗三首 繁星(一三一)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文件大小:15.0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2.62千字
文档摘要

9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课以《繁星(一三一)》为载体,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通过分析《繁星(一三一)》这首短诗,学生能够欣赏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提升对诗歌的审美鉴赏水平;同时,通过模仿和创作,增强语言表达和建构能力;此外,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诗歌意象的赏析和情感的理解。

难点:诗歌创作模仿与个性化表达。

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引导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星”与“我”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意象的直观形象,加深理解。

2.难点:设计诗歌创作练习,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结构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视角进行诗歌创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鼓励个性化表达。同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共同突破创作难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思考;同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设计“诗歌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兴趣。

3.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中的自然景观,如星空图,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

4.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鼓励学生用画笔描绘心中所感,将诗歌与视觉艺术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星空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观察星空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仰望星空时,会想到什么?”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星空的短诗——《繁星(一三一)》。”

2.讲授新知(20分钟)

-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星”的象征意义,以及“我”的情感变化。

-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传达的哲理。

3.巩固练习(10分钟)

-进行“诗歌接龙”游戏,让学生尝试创作与星空相关的诗句。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位代表朗读自己创作的诗句,其他组员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强调诗歌创作中的韵律和意境。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诗歌意象的赏析和情感的理解。

-提问:“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你们有什么收获?”

-总结:“诗歌是心灵的镜子,它能够帮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表达内心的情感。”

5.作业布置(5分钟)

-请学生课后阅读《繁星》的其他部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诗歌。

-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中最美的星空,并引用《繁星(一三一)》中的诗句。

-预习下一课的诗歌,做好预习笔记。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繁星·春水》:这是冰心先生的一部诗集,其中收录了多首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的短诗。学生可以阅读这部诗集,进一步了解冰心的诗歌风格和创作手法。

-《繁星·春水》中的其他诗歌,如《春水》、《晚晴》等,这些诗歌同样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繁星·春水》的创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冰心的生平经历和创作动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短诗,以自然景物为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开展“诗歌中的自然”主题研究,让学生收集和整理关于自然景物的诗歌,分析不同诗人对自然的表达方式。

-通过网络资源或图书馆,查找关于星空的科普资料,了解宇宙的奥秘,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面。

-观看与星空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宇宙时空之旅》、《星际穿越》等,结合诗歌中的意象,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

3.诗歌创作技巧的探讨: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探讨这些手法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讨论诗歌的结构和节奏,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如冰心的细腻情感与郭沫若的豪放激情。

4.诗歌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如何反映现实生活,以及诗歌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与个人情感相关的诗歌,如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