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18.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4.07千字
文档摘要

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小圣施威降大圣》是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在五庄观偷吃人生果,被镇元大仙捆绑,最终被其弟子小圣行者孙救走的故事。课程内容包括:

1.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以及小圣行者孙的智慧和勇敢。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4.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进行深入解读,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小圣施威降大圣》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

-掌握《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故事梗概和人物性格特点。例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小圣行者孙的聪明才智,以及镇元大仙的威严与度量。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腾云驾雾”、“施威”等,以及理解重点句子,如“行者孙,者行孙,你敢与我斗法么?”等,增强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例如,孙悟空被比喻为“齐天大圣”,而小圣行者孙则象征着智慧和勇气,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些文学手法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变化。例如,孙悟空在故事中既有傲慢无礼的一面,也有英勇善战的一面,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这种性格的多元性。

-突破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障碍,如对“仙侠”文化背景的陌生,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的理解。具体难点包括:

-如何通过具体情节分析孙悟空的性格变化,如他在偷吃人生果前后的态度对比。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镇元大仙对孙悟空的态度转变,以及这种转变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如“猴子捞月”、“鲤鱼跳龙门”等,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堂进度阅读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小圣施威降大圣》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如动画片片段、人物画像、故事场景图片,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以便于展示文本内容和多媒体资源。

4.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为有利于讨论和互动的环境,如设置小组讨论区,确保学生可以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小圣施威降大圣》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游记》吗?其中的孙悟空是何等英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孙悟空身上,你们想听听他是如何施威降服大圣的吗?”

-展示《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故事场景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简短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小圣施威降大圣》故事梗概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小圣施威降大圣》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过程:

-讲解《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故事梗概,包括孙悟空偷吃人生果、被镇元大仙捆绑等情节。

-介绍主要人物形象,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小圣行者孙的聪明才智。

-使用教材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小圣施威降大圣》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过程:

-选择故事中的关键情节进行分析,如孙悟空与镇元大仙的斗法、小圣行者孙的解救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发展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故事中的性格冲突和智慧较量。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情节对自身道德修养和智慧成长的启示。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小圣施威降大圣》中的一个人物或情节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情节的教育意义。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