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一剪(说课稿)-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剪一剪(说课稿)-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剪一剪(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以“剪一剪”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分割与组合,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图形知识,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同时,通过剪一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通过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2.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剪出不同的图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剪一剪的过程中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二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对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拼图和剪纸活动。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动手操作类的活动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迅速掌握新技能,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更擅长观察和模仿,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尝试。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喜欢合作学习的,也有偏好独立探索的。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剪一剪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图形分割的理解不够深入,可能导致剪出的图形不符合预期;二是动手操作时可能不够熟练,影响剪裁的精确度;三是空间想象力不足,难以想象出剪裁后的图形效果。针对这些挑战,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纸张:彩色纸张、普通白纸
-剪刀:儿童安全剪刀
-图形模板: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模板
-教学辅助工具:量角器、直尺
-电子设备:计算机、投影仪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图形分割和组合的动画演示视频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小组讨论、学生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剪纸作品,如窗花、灯笼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剪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引导学生思考剪纸的步骤,为新课做铺垫。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剪一剪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纸张、设计图形、剪裁、组合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剪一剪的示范操作,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教师讲解剪一剪的技巧,如如何保持剪刀平稳、如何剪出直线等。
-学生分组进行剪一剪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的图形模板,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根据模板进行剪一剪。
-学生独立完成剪一剪任务,教师观察并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剪一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学生分享自己在剪一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纸张和图形模板进行剪一剪,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询问作业要求,教师详细解答。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剪纸作品,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剪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剪纸,通过剪一剪,我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剪一剪的基本步骤,讲解准备纸张、设计图形、剪裁、组合等环节。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剪一剪的示范操作,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教师讲解剪一剪的技巧,如如何保持剪刀平稳、如何剪出直线等。
-学生分组进行剪一剪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的图形模板,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根据模板进行剪一剪。
-学生独立完成剪一剪任务,教师观察并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剪一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学生分享自己在剪一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