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青春之光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组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灌溉gài??????山坳ào????????静谧bì???????毛坯pī
B.憋屈biē??????执拗òo????????心扉fēi??????崎岖qū
C.诚挚zhì??????哽咽yàn???????硝烟xiāo?????昼夜zhòu
D.倾泻xiè??????噩耗è?????????铆足mǎo??????抖擞sǒu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雨起初还小,渐渐变为瓢泼大雨。
B.黄文秀心急如焚,拨通了村支书周昌战的电话,商讨防洪对策。
C.赶到凌云县路段时,暴雨倾泄,几乎看不清道路,巨大的水流仿佛要将车掀翻,冲走。
D.宿舍窗外青山含黛,静谧的夜里传来声声虫鸣,初来乍到的第一书记却无法入眠。
3.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塔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跨越式发展,达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性高度。塔方最早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双方率先建立发展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是???????的铁杆朋友。??????的政治互信、坚定有力的相互支持是中塔关系????????的最宝贵经验。中方愿同塔方一道,???????,推动中塔关系取得新发展。
A.不负众望?惺惺相惜?长盛不衰?承前启后
B.名副其实?牢不可破?历久弥坚?继往开来
C.名副其实?惺惺相惜?历久弥坚?承前启后
D.不负众望?牢不可破?长盛不衰?继往开来
下面是你同学的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各题。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①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③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4、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
5、【乙】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从作者画下句点的那一刻起,“书”就开始一段漫长的旅程:在编辑室里,为自己找到适合的式样,在推介会上,被爱书人不辞辛苦地推广,在书店里,与读者产生美好的碰撞。
B.“楼台广厦千万间,直插云霄接玉颜。”一位援鄂新疆医务工作者看到武汉的夜景时吟诗后感慨,“武汉真美!武汉真棒!”
C.视频短片《后浪》的演讲者,用一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的评语,激发了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热情。
D.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红安革命烈士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都记录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8.某校七年级一班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共建书香社会”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语文老师指导下,根据2021—2023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个图,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
(1)请根据图1、图2各得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
(2)结合材料,就纸质图书阅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的两点计划。
我认为纸质图书阅读可能会______,我的计划:①______;②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青春之光》(节选),完成问题。
①“灌溉200多亩农田的水渠被洪水冲断了!”这个消息让周末回家看望病重父亲的黄文秀坐立不安。她决定立即驱车返回百坭村,那里离她家所在的田阳县田州镇有180多公里。
②黄文秀冒着雨出发了。雨起初还小,渐渐变为瓢泼大雨。黄文秀心急如焚,拨通了村支书周昌战的电话,商讨防洪对策。赶到凌云县路段时,暴雨倾泻,几乎看不清道路,巨大的水流仿佛要将车掀翻,冲走。黄文秀困在车中,进退两难。
③2019年6月16日晚11点43分,她将拍摄的视频发到工作群里:“我被洪水困住了,有一辆车已经被水冲走了!”
④凌晨1点之后,再无消息。
“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
⑤周昌战至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