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北师大版数学初中七年级下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初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模式,掌握一定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在学习能力、习惯和兴趣上各不相
同。部分学生对数学充满热情,积极思考,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存在困难;部分学生
基础薄弱,主动性不足,需要更多关注与指导。因此,本学期教学需充分考虑学生实
际,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助力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共六章,各章内容紧密联系,循序渐进,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
养。
(―)章节内容与知识结构
1.整式的乘除:从慕的运算入手,逐步引入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及除法,构建
起整式运算的知识体系,为后续代数学习奠定基础。
2.相交线与平行线:聚焦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直观操作与推理,探
究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3.概率初步:从感受可能性出发,深入探讨频率的稳定性及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让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三角形:先认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再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判定条件,最
后利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
5.图形的轴对称:研究轴对称及其性质,通过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培养学生
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6.变量之间的关系:从现实中的变量入手,通过表格、关系式和图象三种方式,
引导学生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函数思想。
(二)教学重点
1.整式乘除的运算法则及乘法公式的应用。
2.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以及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
3.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应用。
5.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及应用。
6.用表格、关系式和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整式乘除运算中符号的处理及公式的灵活运用。
2.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过程的书写,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3.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以及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及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全等三角形。
5.利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最短路径问题。
6.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变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表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式乘除的运算法则,准确进行慕的运算、整式乘法、除法
及乘法公式的应用。
2.深入理解相交线、平行线的相关概念和性质,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和计算,掌握推理论证的基本方法。
3.准确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频率稳定性的规律,熟练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4.全面认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深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熟练掌握三角形全
等的判定条件,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5.深刻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其性质及应
用。
6.能够准确识别现实中的变量,熟练运用表格、关系式和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
系,理解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
数学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经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
习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数学知识,同时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
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
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尝
试新方法、新思路。
2.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
意识,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