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自强不息,不一定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脚踏实地,坚持把手头每一件小事做好,每天进步一点,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希望同学们能争做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1.完成《点拨训练》或《典中点》对应练习。2.以《青少年应怎样书写自强人生》为题,完善你的发言提纲,撰写一篇演讲稿。***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语言运用学会撰写采访稿和演讲稿。■思维能力学会筛选、整理、运用资料的方法。■审美鉴赏通过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诗词名句等,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文化自信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优秀的传统美德。君子自强不息“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历代儒客文人将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努力使自己强大,不松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的活动现场。君子是德行高尚、顶天立地的人。不因困境而却步,不因艰险而畏惧。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今天,让我们怀着一颗敬仰之心,向君子致敬,也向君子靠近。愿今天的活动能启迪你们的智慧,砥砺你们的精神。1.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诗词名句等资料,了解古人关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⑦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⑧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自强不息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强”就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不息”就是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永不言弃。2.结合所搜集的资料,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要做到自强不息,就要养成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志存高远、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等的优秀品格。如何才能做到自强不息?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把握自己的命运。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树立自信的理念。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保持独立和自我。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善于扬长避短。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勇于自省。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积极奋进。1.我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他们的故事,并与同学分享。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著名的谋略家。在年轻时,他曾到好多地方做事,由于学问不多不深,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要努力读书。于是他常常读书到深夜。但因为很疲倦,常打盹,一直想睡觉,他便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个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他就立即清醒过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东汉时期,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读到晚,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便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因此而影响自己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头发上,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疲劳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于是他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陈平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勾践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