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46张PPT).pptx
文件大小:7.92 MB
总页数:46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1.85千字
文档摘要

《乐府诗集》;一﹑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二、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三、《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发起战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1.请根据诗中主人公回乡经历以及感情变化,在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畅所欲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主旨;理解性默写;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

一生积极主张抗金,终以报国无路,忧愤而死。工于词,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辛弃疾20岁时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镇江下临长江,形势险峻,在历史??,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刻画了哪一个英雄人物?突出了他怎样的形象?;生子当如孙仲谋。;上片:

写景

抒情;;民族英雄——文天祥;元军占领临安后,但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控制。元军诱降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元军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逃走,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1276年到达福州,被宋端宗任命为右丞相。1278年冬,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

1279年2月,南宋与元军在广东新会崖山海域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南宋大臣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皇帝投海而死。10万南宋军民追随皇帝跳海自尽。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南宋灭亡。?

这就是南宋最后一战——崖山会战。中国汉民族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蒙古人之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从尾联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诗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山坡羊潼关怀古;元曲;关汉卿:号已斋叟,其代表作为《窦娥冤》

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其代表作为《墙头马上》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其代表作为《汉宫秋》

郑光祖:字德辉。其代表作为《倩女离魂》;;;思考:该曲由几部分组成?请划分结构。并说出该部分侧重于那种表达方式。;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思考:这两句话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1.对祖国山河的热爱;1.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曲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