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接球投篮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篮球传接球投篮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中的篮球传接球投篮章节。本章节主要围绕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传接球和投篮进行讲解与训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篮球传接球和投篮技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1.运动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篮球传接球和投篮的基本技术,提高个人运动技能和运动表现。
2.健康行为:学生在篮球活动中养成积极参与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3.体育品德:学生在篮球训练和比赛中展现出团结协作、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的体育道德风尚。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篮球传接球技术的准确性:要求学生在传接球时能够准确控制球的力度、方向和落点,例如,通过反复练习胸前传球和反弹传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传球手势和力度。
-投篮技术的规范动作:强调投篮时手部、身体和脚步的正确姿势,如投篮时手臂伸直、手腕柔和用力,以及投篮过程中脚距与肩同宽、膝盖微曲的稳定姿势。
2.教学难点
-传接球时的协调性:学生在传接球时往往容易出现动作不协调,导致传球失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分解动作,让学生先练习传球手的手腕动作,再结合脚步移动,逐步提高协调性。
-投篮时的节奏控制:学生在投篮时难以掌握合适的节奏,影响投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投篮时的呼吸节奏,以及投篮前后的动作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投篮节奏感。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小群体教学法和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学习传接球和投篮技术。
2.设计篮球传接球和投篮比赛,以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技水平,同时促进团队合作。
3.利用视频教学媒体,播放专业运动员的传接球和投篮技巧,让学生直观学习标准动作,并通过回放分析技术细节。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篮球比赛视频,展示篮球传接球和投篮的精彩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同学们,视频中运动员的哪些动作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认为要想打好篮球,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术?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篮球传接球和投篮。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示范篮球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包括胸前传球、反弹传球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
-教师示范投篮的基本动作,包括投篮姿势、投篮节奏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
3.巩固练习(15分钟)
-学生分小组进行传接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的投篮姿势和节奏,给予指导和建议。
-教师组织小组内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感受和收获。
4.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在传接球和投篮练习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给出解决策略。
-教师再提出问题: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合作有哪些体现?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团队合作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接球和投篮技术的要点。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延伸(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提高运动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赛表现,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建议。
总计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篮球技巧与实践》
-《青少年篮球训练指南》
-《篮球运动规则解析》
-《篮球战术与应用》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观看篮球比赛视频,分析专业运动员的传接球和投篮技术,记录下值得学习的动作细节。
-自主练习传接球和投篮技术,记录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阅读拓展阅读材料,深入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规则、技巧和战术,拓宽篮球知识面。
-参与篮球社区或论坛,与其他篮球爱好者交流学习心得,分享训练经验和比赛技巧。
-观察和分析班级内其他同学的篮球技术,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