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
——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淳化大鼎——
|陈列文本|
|策展思路|
项目背景
“陕西国宝系列特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针对陕西省内(出土或收藏)国宝级文物特别策划的一组系列化临时展览。每次展览遴选一件(组)文物进行专题陈列,并定期更换新展览,以期为观众提供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不断推陈出新的文化精品。
展览定位
? “陕西国宝系列特展”既是对陕西历史博物馆已有陈列体系的补充和提升,又是对陕西古代文明最辉煌成果的浓缩和提炼。因此,展览立意应立足陕西文明的至高性、丰富性和独特性。
? 国宝文物的独特地位不仅体现在器物本身具有的非凡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价值,更体现在文物背后蕴藏的丰富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明。因此,展览内容应以展品所处的时代和地域为背景,体现陕西在中国古代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观众以来自世界各地的普通游客为主体,展览对象应兼顾不同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观众群体,以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互动性相结合的大众传播方式,用深入浅出、贴近观众的内容,让国宝文物与观众交流对话,讲好、讲活陕西文明的精彩故事。
主题定位
本次“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淳化大鼎”展览,以迄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西周青铜圆鼎“淳化大鼎”为核心,以鼎文化和礼乐文化为背景,通过鼎的发展演变及文化内涵,从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角度梳理鼎文化的发展脉络,重点突出淳化大鼎及其时代,充分体现以陕西为中心的西周王朝及其创制的礼乐文化,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
【文本阅读说明】
各级标题(黑体12-16号,上展文字)
各级说明(宋体14号,上展文字)
图版名称及说明(宋体11号,上展文字)
多媒体演绎脚本(楷体12号,非上展文字)
内容及设计提示(楷体12-18号,非上展文字)
Δ代表文物展品
·代表图文版面
◆代表多媒体展项
■代表互动参与展项
|内容大纲|
主题:大名鼎鼎——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淳化大鼎
前 言
淳化大鼎,又称兽面纹五耳鼎,1979年12月出土于陕西省淳化县石桥乡史家塬村内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因该鼎体型高大且出土在淳化,故名“淳化大鼎”,是迄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西周青铜圆鼎。它的出土不仅为我国艺术宝库增添了重量级的瑰宝,同时为研究商周时期周民族的分布和社会面貌、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及陕西地区在西周早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作为我国青铜艺术的集大成者,淳化大鼎承载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绝的智慧和惊人的力量。它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纵然经过千年的水浸土埋,原本的光鲜华美变成了如今的斑驳陆离,却造就出古青铜器特有的庄重古朴之美。三千多年前,这尊青铜大鼎是西周贵族的地位象征,曾烜赫一时;三千多年后,这件饱经历史沧桑的珍贵文物意蕴深邃,任世人瞻仰。
目录
|策展思路|...............................................
项目背景..........................................................
展览定位..........................................................
主题定位..........................................................
|内容大纲|..............................................
主题:大名鼎鼎——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淳化大鼎.....................
前言........................................................
第一单元鼎兴:从饪食器到国之重宝................................
一鼎之初现....................................................
二国之重器....................................................
第二单元鼎盛:淳化大鼎与礼乐时代
一鼎中瑰宝....................................................
二青铜之乡....................................................
三藏礼于器....................................................
第三单元时移世变中的鼎文化......................................
一鼎革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