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山东警察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docx
文件大小:26.52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4.69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第1-页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山东警察学院

辅导员招聘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表述义务性教育法律法规通常采用的字样是()。

A.“必须”

B.“有……的自由”

C.“有权”

D.“可以”

【答案】:A

2.国家奖学金的最终审批部门是()。

A.学校

B.、学院

C.国家教育部

D.省教育厅

【答案】:C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大博士学位论文抽检范围和力度,每年抽查比例不低于()

A.3%

B.6%

C.2%

D.5%

【答案】:D

4.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此教师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学生

C.关注情境

D.关注发展

【答案】:A

5.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少带有功利性,主要是切磋学问、交流思想、鼓励安慰、探索人生。这说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的特点是()。

A.交往心理的差异性

B.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C.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D.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答案】:B

6.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巩固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问答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答案】:B

7.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阐述的是()。

A.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关系

B.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C.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之间的关系

D.学习动机和学习归因之间的关系

【答案】:B

8.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

A.洋务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京师同文馆

【答案】:D

9.由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答案】:D

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的是()。

A.正统的孔孟学说

B.融合了佛教与法家“霸道”学说的儒学

C.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D.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答案】:D

11.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表示将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做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和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支持,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这表明()。

A.国家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引导社会总需求

B.国家运用政治手段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

C.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国家运用信贷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答案】:D

12.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A.扁鹊——《伤寒杂病论》

B.华佗——《神农本草经》

C.张仲景——《本草纲目》

D.孙思邈——《千金方》

【答案】:D

13.评价一个企业对国家贡献的大小,最关键的因素是()。

A.纳税程度

B.社会责任

C.盈利能力

D.就业规模

【答案】:A

14.下列关于自然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雾和云是由于温度下降造成的

B.雾霾通常呈黄色或黄灰色,吸入后有害

C.露水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危害

D.彩虹有时会同时出现两条

【答案】:C

15.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括号可放在一行的未尾,但不能置于开头

B.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分为两半放在上行的末尾和下行的开头

C.书名号前半个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个不能置于一行的开头

D.破折号可以与逗号同占一格

【答案】:C

16.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描述的是()。

A.三清山

B.庐山

C.龙虎山

D.井冈山

【答案】:B

17.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A.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C.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D.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答案】:A

18.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7,0.493,0.315,0.406。据此对四国居民平均收入判断正确的是()。

A.乙国比甲国收入平均

B.丁国最平均

C.丁国比甲国收入平均

D.丙国最平均

【答案】:D

19.下列发文字号中,符合规范的是()。

A.中办发〔2019〕9号

B.中办【19】9号

C.中办发【2019】第9号

D.中办发【19】第9号

【答案】:A

20.辛弃疾在《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