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题库:实战演练与解题技巧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
要求: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文章: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与和平是两个永恒的主题。战争,是文明进步的催化剂,也是人类悲剧的根源。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战争与和平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难以割裂。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提出了战争与和平是两个永恒的主题。
B.文章认为战争是文明进步的催化剂,也是人类悲剧的根源。
C.文章指出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D.文章认为战争与和平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难以割裂。
2.下列对文章论证结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提出战争与和平是两个永恒的主题,然后分别阐述战争与和平的意义。
B.文章从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战争与和平的相互影响。
C.文章先提出战争与和平的交织性,然后分析战争与和平的内在联系。
D.文章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性。
3.下列对文章语言风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B.文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文章语言平实,没有过多的修饰。
D.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引人深思。
4.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要阐述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B.文章强调战争与和平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C.文章指出战争与和平是两个永恒的主题。
D.文章认为战争是文明进步的催化剂,也是人类悲剧的根源。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战争是文明进步的催化剂。
B.文章认为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C.文章认为战争与和平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D.文章认为战争与和平没有必然联系。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然后回答问题。
古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描绘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象。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要穷千里目的愿望。
C.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这首诗寓意着人生要有追求,不断攀登。
2.下列对这首诗语言风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B.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C.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3.下列对这首诗主旨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这首诗寓意着人生要有追求,不断攀登。
C.这首诗描绘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象。
D.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4.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要穷千里目的愿望。
B.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这首诗寓意着人生要有追求,不断攀登。
D.这首诗与战争与和平无关。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这首诗寓意着人生要有追求,不断攀登。
D.这首诗与战争与和平无关。
四、文言文阅读(共20分)
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文言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言文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B.文言文强调了友谊的可贵。
C.文言文提出了做人的原则。
D.文言文表达了君子不愠不火的境界。
2.下列对文言文语言风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言文语言精练,寓意深刻。
B.文言文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C.文言文语言古朴,富有哲理。
D.文言文语言平淡,缺乏文采。
3.下列对文言文主旨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言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乐趣。
B.文言文强调了友谊的价值。
C.文言文提出了做人的标准。
D.文言文表达了君子的高尚品质。
4.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言文提出了学习的方法。
B.文言文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C.文言文讲述了如何与朋友相处。
D.文言文与战争与和平无关。
5.下列对文言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