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诗词名句理解与背诵试卷.docx
文件大小:39.0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3.18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诗词名句理解与背诵试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易错诗句理解

要求:正确理解下列诗句的含义,并解释其深层含义。

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李清照《如梦令》)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

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关雎》)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二、易错诗句背诵

要求:准确背诵下列诗句,并正确书写。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8.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四、诗词名句应用

要求:根据下列名句,完成相应的应用题。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关雎》)请以这句话为开头,创作一段描绘思念之情的短文。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孟浩然《春晓》)请结合这句话,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杜甫《绝句》)请以这句话为灵感,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出自王维《竹里馆》)请根据这句话,写一段关于隐居生活的文字。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张继《枫桥夜泊》)请以这句话为背景,创作一段关于旅途中的故事。

五、诗词名句比较

要求:比较下列两组名句,分析其异同。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游山西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柳宗元《江雪》)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王维《相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李白《赠汪伦》)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孟浩然《春晓》)

六、诗词名句填空

要求:根据诗句内容,填入适当的词语。

1.《离骚》中,屈原写道:“______之女,______之臣。”

2.《将进酒》中,李白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

3.《长恨歌》中,白居易写道:“______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静夜思》中,李白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______。”

5.《庐山谣》中,李白写道:“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易错诗句理解

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李清照《如梦令》)

解析:这句诗描述了女子手中的红酥手和黄縢酒,以及春色满城的景象,最后以宫墙柳作为结尾,寓意着美好的时光和美好的情感。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登科后的喜悦心情,春风得意,马蹄疾驰,一日之内就能欣赏到长安城中的美景。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东篱下采菊的闲适生活,悠然自得地望见南山,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情怀。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山重水复的景象,让人怀疑是否有路可走,但随后又出现了柳暗花明的美景,寓意着困境中总会有希望。

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夜洛城中玉笛的声音,随着春风飘散,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