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考试高频考点速记题库(文言文词汇记忆与运用)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文言文词汇记忆与运用
要求:请根据所学文言文知识,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乃:①(连词)于是,就;②(代词)你的;③(副词)才;④(副词)竟然;⑤(副词)就。
2.故:①(连词)所以;②(副词)因此;③(形容词)旧的;④(名词)原因;⑤(动词)建造。
3.之:①(代词)它;②(助词)的;③(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动词)去,往;⑤(代词)这。
4.而: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转折;③(连词)表递进;④(连词)表假设;⑤(连词)表因果。
5.以:①(介词)用;②(介词)因为;③(介词)在;④(连词)来;⑤(动词)认为。
6.于:①(介词)在;②(介词)对;③(介词)从;④(介词)比;⑤(介词)向。
7.为:①(动词)是;②(动词)做;③(动词)成为;④(动词)被;⑤(介词)给。
8.其:①(代词)他的;②(代词)它的;③(代词)那;④(代词)这;⑤(副词)表推测。
9.于:①(介词)在;②(介词)对;③(介词)从;④(介词)比;⑤(介词)向。
10.之:①(代词)它;②(助词)的;③(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动词)去,往;⑤(代词)这。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
要求: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人三闾大夫屈原,被谗去国,遂自沉汨罗以死。
2.韩信者,淮阴人也,少时贫,无赖,不得推择为吏。
3.赵王与燕王有隙,欲攻燕,问于廉颇。
4.然不自知者,固前圣之所惑也。
5.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6.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7.楚人学剑,三年不成,问其师曰:“吾剑术不成,其可乎?”
8.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9.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10.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三、文言文断句
要求:请根据文意,正确断句。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楚人学剑三年不成问其师曰吾剑术不成其可乎
4.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5.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6.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7.楚人学剑三年不成问其师曰吾剑术不成其可乎
8.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9.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10.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四、文言文句子排序
要求:将下列句子按照文言文的逻辑顺序排列。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五、文言文理解与赏析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文言文段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夫子哂之。“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问题: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各有何志?
2.子路提出的治理国家的策略是什么?
3.孔子对四位弟子的回答有何态度?
4.曾皙在表达自己的志向时,用了哪些意象?
六、文言文名句默写
要求:请将下列名句默写出来,注意字词的正确书写。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文言文词汇记忆与运用
1.乃:于是,就。
2.故:所以。
3.之:的。
4.而:表顺承。
5.以:用。
6.于:在。
7.为:是。
8.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