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法规与质量监控;第四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管理制度;第三章食品安全认证体系;主要内容;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备案;目标:规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保证产地认定结果的科学、公正
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申请:申请产地认定的单位和个人,向产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人应提交的材料;申请人;产地认定的关键环节;有关证书的管理规定;产地备案的相关规定;《产地认定证书》填写说明;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材料组织与要求;无公害农产品概念;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流程图;目前认证的总体要求及指导思想;产品认证需要的材料组织与要求;1.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3.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4.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5.农产品生产的培训情况和计划;6.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档案;7.“公司+农户”形式的,提供购销合同、农户名单以及管理措施;8.营业执照、注册商标(复印件);9.产品检验报告;10.其他材料;
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复查换证;——开展复查换证的重要性
复查换证工作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公害农产品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做好复查换证工作,不仅是巩固已有工作成果,推动无公害农产品事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的现实需要。;——因势利导,确保换证工作到位率
—对到期复查换证产品实行提前预警。凡是即将到期的产地和产品,提前3-6个月通知相关的机构和工作人员,提前做好换证准备。
—对重点地区进行现场督导,协助地方相关方面开展复查换证工作。;——实施集中会审,提升换证审核工作效率
针对2006年复查换证产品时间集中、地区集中的特点,充分借鉴地方认证向全国统一认证转换工作经验,对换证工作采取了以省(区、市)为单位集中报送、联合审查的工作方式,分期分批集中换证,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2007年工作形势
2007年是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的关键一年,换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产品数量多,共有9741个产品到期,约占已认证产品总数的40%。
—时间集中,将近80%到期时间多集中在上半年。;四川省畜牧2007年工作形势
—共有199个无公害农产品到期需要复查换证。
;——产地复查换证
1、《产地认定复查换证申请书》
2、产地变化情况说明(包括区域范围、生产规模、环境状况、质量控制措施等)
3、保证申请材料真实性和执行标准及规范的声明
4、原《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
5、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1、《复查换证申请书》
2、《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
3、原《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复印件
4、《产品检验报告》
5、生产过程记录档案
;——产品复查换证申报材料总体要求
1、《申请书》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全面,栏目不得空缺,如没有填写内容的应填“无”。
2、所有附报材料要齐全,并按要求完成材料的填写和编制。;——产品复查换证申报材料总体要求
3、复印件需加盖申请人公章。个人申请,需在所有复印件上加盖申请人的人名章。
4、按顺序用A4纸装订成册并编制页码。
5、一式二份(省里留存一份,报分中心一份)。;1.材料编号:参考编号原则(省级工作机构填写)
2.申请人(盖章):填写申请人全称并盖章。
3.法定代表人:申请人为法人单位的,由单位法人签字并盖章。
4.原产地(产品)证书编号、起止时间
5.日期:填写《申请书》的报出日期。;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申请书合并;
联系电话:区号;
注册商标:应填写已注册的商标;
产地认定规模:与产地认定证书确定的一致;
单位:畜牧业(万只、万头),种植业和渔业(公顷)。;产品复查换证检测参数确定;《产品检验报告》要求;——关于申请复查换证产品《产品检验报告》确认问题(一体化推进)
同一产地、同一生长周期、适用同一无公害食品标准生产的多种产品;
检测产品抽样数量按照申请产品数量开二次平方根(四舍五入取整)的方法确定;
申请之日前两年内部、省监督抽检质量安全不合格的产品应包含在检测产品抽样数量之内。;——关于生产记录的补充规定(一体化推进)
在现场检查过程中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进行现场检查,突出对申报产品生产过程记录的核查,并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总体评价栏中就生产过程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说明。;——注意事项
1、新颁发的证书有效期3年。期满后需要继续使用的按要求办理产品复查换证手续。
2、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有效期满未办理产品复查换证或未通过产品复查换证手续的,原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自动失效,停止使用无公害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