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自然灾害防范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通用题库精选试题案例分析解析解析解析.docx
文件大小:39.0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5.07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自然灾害防范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通用题库精选试题案例分析解析解析解析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自然灾害防范基本知识

要求:根据自然灾害防范的基本知识,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性。

1.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即躲到桌子下面,并用书包或柔软物品保护头部。()

2.洪水来临时,应迅速向高地或坚固的建筑物上转移。()

3.龙卷风来临前,应该迅速关紧门窗,并将家具移到屋内安全角落。()

4.地质灾害发生时,应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避免在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逗留。()

5.火灾发生时,应该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迅速撤离火场。()

6.雷雨天气时,不要在空旷地带行走,以免触电。()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遵循当地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安排。()

8.遇到地震时,如果在室内,应立即躲到承重墙或墙角下,用手保护头部。()

9.洪水发生时,不要乘坐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过河,以免发生意外。()

10.遇到火灾时,不要盲目跳楼逃生,应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

二、自然灾害防范应急措施

要求:根据自然灾害防范的应急措施,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性。

1.遇到地震时,应迅速关闭电源、煤气等,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2.洪水发生时,应避免靠近河道、水库等危险区域,以免被洪水冲走。()

3.龙卷风来临前,应迅速将易燃物品、重物等移至室外,减少损失。()

4.地质灾害发生时,应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并注意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

5.火灾发生时,应迅速关闭门窗,切断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6.雷雨天气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免触电。()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疾病传播。()

8.遇到地震时,如果在室内,应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用书包或柔软物品保护头部。()

9.洪水发生时,不要乘坐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过河,以免发生意外。()

10.遇到火灾时,不要盲目跳楼逃生,应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

三、自然灾害防范宣传教育

要求:根据自然灾害防范的宣传教育,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性。

1.学校应定期开展自然灾害防范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政府应加大自然灾害防范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能力。()

3.新闻媒体应积极报道自然灾害防范知识,引导公众关注防灾减灾工作。()

4.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自然灾害防范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5.社区应组织居民开展自然灾害防范演练,提高居民的应急能力。()

6.学校应将自然灾害防范知识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能力。()

7.政府应定期发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8.新闻媒体应关注自然灾害防范工作,及时报道防灾减灾成效。()

9.企业应定期开展自然灾害防范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

10.社区应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自然灾害防范法律法规

要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地震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防洪设施,不得擅自改变、破坏防洪设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报告火灾隐患,协助消防部门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报告传染病疫情,协助卫生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五、自然灾害防范技能操作

要求:根据自然灾害防范技能操作的要求,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性。

1.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关闭电源、煤气等,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2.洪水发生时,应避免靠近河道、水库等危险区域,以免被洪水冲走。()

3.龙卷风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