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30
CCSB46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611—2022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颗粒饲料调制
加工技术规程
2022-12-08发布2023-03-08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261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右玉县畜牧兽医中心、右玉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山西祥和
岭上农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春香、张建新、张暄梓、于胜晨、丁利春、王志坚、韩志强、张宏祥、乔立
华、项斌伟、李爱玲、张文佳、郝小燕、吴小叶、王建、蔚瀚、许志强、唐喜成、温四孩、赵德奎。
II
DB14/T2611—2022
引言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部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农办计〔2016〕96
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7〕149
号),并于2019年11月29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山西省促进雁
门关农牧交错带发展条例》,划定晋西北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交汇地区草地农业和耕地农业契合发展带为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包括集中连片的37个市(区、县)(详见本文件附录A“(资料性)雁门关农牧交
错带区划图”),提出“草牧结合、农牧循环、生态有机”总思路,突出发展草食畜牧业,积极推进绿
色循环发展,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把雁门关区域建成草茂林丰、牧业发达、特色高效、资源循环的北方
农牧交错带示范区。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是省委省政府“南果中粮北肉”农业发展战略布局之一,肉羊产业是该区主导产
业,年出栏量700~800万只,占全省羊出栏重量的60%~70%。右玉县是全省唯一的半农半牧区、国家级
生态示范县、养羊重点县,分别于2019年7月和2020年12月列入“右玉生态羊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和“山西省右玉县右玉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产区的样板和标杆。
针对肉羊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落后等问题,山西农业大学根据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产业高质量发
展和标准化建设的需求,在右玉县人民政府和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8)的持续支持
下,开展了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主要饲草料营养价值综合评定、饲草料组合效应分析、调制加工技术
等研究工作,并联合右玉县畜牧兽医中心、右玉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山西祥和岭上农牧开发股份
有限公司对肉羊颗粒饲料调制加工技术方案进行验证,制定了《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颗粒饲料调制
加工技术规程》。
III
DB14/T2611—2022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颗粒饲料调制
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颗粒饲料调制加工技术的术语定义、设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