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14T 2600—2022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文件大小:650.86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6.68千字
文档摘要

ICS65.020

CCSB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600—2022

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2-12-08发布2023-03-08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260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腾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园艺产业发展中心、中阳县

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明昌、孟俊龙、杨杰、王小军、程红艳、许建光、刘靖宇、耿雪冉、季占军、

张海波、张瑞宏。

II

DB14/T2600—2022

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前准备、制棒、发菌、入库、档案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黑木耳菌棒工厂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9169黑木耳菌种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1846食用菌菌种检验规程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插棒

在窝口式菌棒生产中,用于维持接种穴形状的棒状塑料制品,装袋窝口后插入,接种时取出。

4生产前准备

4.1厂区

厂区应设置堆料场、拌料室、装袋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等,配套拌料机、装袋机、窝口机、

灭菌仓、接种机、周转架、周转筐、叉车等设备。按生产规模建设可调控环境(温度、光照、空气、湿

度)的发菌室和存储室。

4.2物料

4.2.1原料

木屑、麸皮、棉籽壳、豆粕、石膏等,要求原料新鲜,无霉变,所有原料的购置、储存和处理应符

合NY/T1935的规定。

4.2.2耗材

耐高温聚乙烯袋或高压聚丙烯袋,插棒,接种棉,灭菌用天然气等。

1

DB14/T2600—2022

4.3菌种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品种。根据生产条件,选用液体菌种或固体菌种,菌种生

产应符合GB19169和NY/T528的要求。购买的菌种按照NY/T1846的规定检验菌种质量。

4.4其它

所使用设施和设备应通过相关部门检验,定期维护和校验。所有工作人员应通过岗位职责和安全操

作培训。

5制棒

5.1拌料

采用二级拌料机拌料,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各原料,倒入拌料机,干拌均匀后加水搅拌,直至达到要

求。常见配方推荐如下:

a)木屑89%,麸皮10%,轻质碳酸钙1%,含水量55%;

b)木屑58%,棉籽壳30%,麸皮10%,石膏1%,石灰1%,含水量63%;

c)木屑60%,玉米芯20%,麸皮15%,豆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