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XXXX—XXXX
企业标准制定原则和程序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企业标准的制定原则,规定了企业标准的制定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企业标准的制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GB/T200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1和GB/T20000.1界定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企业标准enterprisestandard
企业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4制定原则
4.1需求导向
4.1.1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自愿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共同使用的企业
联合标准。
4.1.2重点围绕企业自身生产、管理、服务需求,体现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
要求和工作要求。
4.1.3充分考虑外部需求,结合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全面考虑标准对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企业
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4.2创新驱动
4.2.1基于创新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和生态效益。
4.2.2宜对标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企业标准。
4.2.3宜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源,制定既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又考虑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的
企业标准。
4.3科学适用
4.3.1宜把握先进性与合理性的尺度,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合理性。
4.3.2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保持
协调一致。
4.3.3符合生产、流通、使用、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直接使用。
1
DB11/TXXXX—XXXX
4.4安全可靠
4.4.1充分考虑生产过程安全、产品使用安全和服务安全,充分考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别是
老年人、儿童以及残障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安全。
4.4.2产品和服务标准涉及到安全和职业健康等因素时,制定严格的安全可靠指标。
4.4.3安全管理标准充分考虑社会治安安全、消防安全、防汛安全、运输安全、信息安全、设备设施
的使用及维修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4.5编写规范
4.5.1标准层次清楚,标准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章、条、段前后次序分明,格式参照GB/T1.1。
4.5.2条款的内容应与标准中规定的章或条标题相匹配,用词准确、逻辑严谨,语言和表达形式应简
单、明了、通俗易懂。
4.5.3标准制定程序规范,参考或者引用材料符合相关知识产权的规定。
5制定程序
5.1立项阶段
5.1.1对待立项的标准进行必要性分析,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考虑进行标准制修订:
a)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
b)待制修订标准与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中技术指标存在差异;
c)待制修订标准对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补充;
d)根据企业年度标准化工作计划;
e)根据企业产品(服务)研制、生产和提供,以及市场需要;
f)其他需要制修订企业标准。
5.1.2在5.1.1条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标准立项的目的意义和预期效益进行分析,符合下列情况
之一时可进行标准制修订:
a)有利于保障安全、卫生和人体健康,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
b)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节约能源,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符合使用要求,做到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
c)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转型与技术改造,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改善生产经
营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d)有利于科技创新,加快科学技术成果或专利的转化,有利于推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