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XXXX—XXXX
鸟类环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鸟类环志的工具和材料、操作步骤、人员要求和鸟类安全防护、档案整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野生鸟类环志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鸟类环志birdbanding
在鸟类身体上佩戴标记物并将其放归自然,通过再捕获、野外观察或数据采集等方法获取鸟类生物
学和生态学信息的科研方法。
3.2
回收recovery
重新捕获或再次观察到被环志的鸟类的活动。
3.3
粘网mistnet
通常由晴纶尼龙等合成纤维或棉线编制而成的网状捕鸟工具。
注:网体由横向等间距纲绳分割成若干个网兜捕获鸟类,纲绳延伸至网体两侧并编结成锁扣,可固定在网杆上。
3.4
解网extractingbirdsfromnet
将被粘网捕获的鸟类身上缠绕的网线安全解开并取出的过程。
4工具和材料
4.1捕捉工具
1
DB11/TXXXX—XXXX
常用捕捉工具包括粘网(即雾网、迷网)、滚笼、拍笼、拍网、翻弓、脚套等。其中,粘网是最常
见的环志捕鸟工具,应根据捕获鸟种选择不同网孔规格。
4.2临时储运工具
4.2.1鸟袋
鸟袋宜采用透气性较好且易清洗的布制成,袋口穿绳。通常规格分为15cm×20cm、30cm×40cm
及40cm×60cm三类。
4.2.2鸟箱
鸟箱材质宜采用PP瓦楞板。通常规格为55cm×23cm×40cm或45cm×22cm×32cm,长边两面
距离底边5cm处打孔,孔径1.5cm,孔间距4cm。
4.3环志工具
4.3.1标记物
标记物包括金属脚环、彩色标记、跟踪器、体内标记物,具体要求为:
a)金属脚环:金属制作的脚环,通常佩戴于鸟类跗蹠部。
b)彩色标记物:分为彩环、彩色旗标以及其他彩色标记三种。
c)跟踪器:常用的跟踪器包括卫星跟踪器、无线电跟踪器、光敏地理定位仪等。
d)体内标记物:植入鸟体内,用于研究鸟类生物生态学的标记物。
4.3.2环志钳
环志钳包括小号环志钳和大号环志钳。
a)小号环志钳:共5个钳口,适用于表A.1中A~F、R和S型金属脚环的佩戴。
b)大号环志钳:双钳口,适用于表A.1中G~Q型金属脚环的佩戴。
4.4测量和记录工具
常用测量工具包括直尺、游标卡尺、数显游标卡尺、电子天平。
常用记录工具包括铅笔、数码照相机、电脑、环志登记表、环志回收登记表、环志日志。
5操作步骤
5.1选网场
操作要求如下:
a)将粘网架设于灌丛、林缘或林中相对空旷且鸟类经常出现的地方;
b)将拍网、翻弓、脚套等工具置于地面;
c)根据目标鸟类的习性选择捕捉地点,将滚笼、拍笼等工具悬挂于树木或灌木上。
5.2架网
操作要求如下:
2
DB11/TXXXX—XXXX
a)通过金属管脚将网杆立于地面,或将网杆底部直接插入土中,使其直立;
b)打开粘网,网面正对风的来向;
c)调整和固定粘网,两根拉绳与竹竿呈三角状固定,保持粘网呈展开状态。
5.3巡网
操作要求如下:
a)使用粘网捕捉时,巡视时间间隔不宜超过30min,在寒冷或炎热天气时,适当缩短巡视时间间
隔;
b)使用笼捕、拍网等捕捉时,应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将捕获的鸟取下;
c)如果发现所捕获的鸟类数量过多、短时间内无法处理完时,应及时闭网。
5.4解网
操作要求如下:
a)从粘网中取鸟时,应从鸟类撞网的一侧解网;
b)从粘网中解网时,应依次解开脚趾、躯干、双翅和头部;
c)当网线缠住鸟的足趾时,可捏住跗蹠近趾的部位来回搓动网线解开;
d)当网线缠住鸟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