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运输法律法规》教案 第3课 合同的基本知识(上).pdf
文件大小:1.3 M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1.06万字
文档摘要

课题合同的基本知识(上)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合同的概念

(2)掌握合同的订立、变更和转让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能够依法签订运输合同

素质目标: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变更、合同的转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变更、合同的转让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述“任务引入”中的案例(详见教材),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A给B、C发送传真属于什么方式?为什么?

(2)A与B、C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3)假设A发给B传真后,B于5月22日回复称:“同意发货,款到交货。”A收到B回复的传真后,

案例导入立即汇款240万元至B的账户。问:B回复传真属于什么方式?A与B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4)假设C钢筋厂于6月2日回复A建筑公司称:“传真已收到,即日发货”,则A与C之间的合同是

否成立?为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

【教师】导入本节课课题:合同的基本知识(上)

【教师】讲解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变更、合同的转让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

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编的

规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传授新知【师生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哪年开始实施?颁布这部法典有何意义?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1

【提示】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21年1

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

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学生】阅读、思考、理解

2.1.1合同的订立

1.合同的形式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合同有哪些订立形式?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