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三分钟优秀演讲稿5篇202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它是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端午节三分钟优
秀演讲稿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端午节三分钟优秀演讲稿5篇
2021,欢迎查阅!
端午节三分钟优秀演讲稿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
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
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
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
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
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
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
《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
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
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
《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
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
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
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
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
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
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
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
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
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
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
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端午节三分钟优秀演讲稿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
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
的活动。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
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
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春节、端午、中秋节已经成为民
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
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
的存在。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着共同
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中
华民族文化的节日.20__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
质遗产;20__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用骇人听闻
来形容这个消息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它发人深思。祖先遗留下
来的传统却成了别国的珍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内心又会作何感
想?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
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
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
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
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
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
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
被韩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
来勉励自己。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
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
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
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
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
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
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
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
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