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避雨栽培优势及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应用
摘要:设施辣椒避雨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技术能够为辣椒生长提供稳定的“气候条件”,促进辣椒健康生长,避免传统露地栽培方式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辣椒栽培相关的具体技术、避雨栽培技术的优势、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的具体措施以及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案例,旨在为后期辣椒的种植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辣椒;避雨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
辣椒避雨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的应用,为辣椒种植农户在工作流程上提供了更多便利,更加科学化的种植技术,提高了辣椒的产量,同时品质的提升为农户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进而促进了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该栽培技术符合现代化种植业技术的发展要求,适应种植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种植区域实际的客观条件下,设施辣椒避雨栽培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具有可行性,能够提升辣椒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丰富产品的结构性。同时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1辣椒栽培关键技术
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中,辣椒避雨栽培技术要通过七个环节:第一,种子处理:选用优质、早熟、抗病能力强的种子。第二,基质配制和消毒:针对种子的习性科学使用,并且对种子进行相关的消毒措施。第三,穴盘合理选择和装盘:根据自然条件的特点以及种子的特性进行穴盘选择和装盘。第四,播种:采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播种。第五,采收:在适宜的季节进行辣椒采收。第六,大田管理:在种子生长的区域进行科学管理措施,减少病虫害等问题的出现。第七,苗期管理在种植和秧苗生长期间,进行科学栽培过程。
1.1科学选种
根据辣椒生长的自然环境的特点、种子的抗疾病能力以及土壤品质等多个因素进行科学选种。优选良种是确保辣椒采收数量以及质量的重要因素,具体选种要求如下:种子发芽率不能低于90%,纯度不得低于95%,饱满度以及外观相对较好,疾病免疫能力相对较强等等。如果选用的种子不适合所在的区域环境,那么会降低发芽率,降低存活率,为后续工作带来更多的不便,降低工作效率。
1.2科学预备苗床
科学地准备苗床,为种子更好地发芽以及后期秧苗的生长奠定基础。进行苗床的准备工作,要采取深耕施肥的措施。每667m2,进行3kg的有机肥施入,也可以使用2kg-3kg的农家肥、50kg的生石灰以及100kg的钙镁磷肥等等。同时注意,进行南北方向的全程作业,保持田面平整,同时去除田地里的杂草。田面宽度要在1m-1.2m之间,每垄之间宽为0.5m,整个田面高20cm。需要基质均匀地铺在育苗床上,大约5cm的厚度为宜。
1.3科学播种
根据辣椒的生长习性,通常情况下,会在每年的4月份上市。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采取相应的种植措施。例如,湖南省的育苗时间,在每年的10月中旬左右,湘中以南地区较湘西和湘北地区延后一段时间。每667m2的区域采用30g-50g的辣椒种子。将这些种子放入50-55℃的热水中进行10-15分钟的搅拌,待冷却后,静置4-6小时,再将种子取出进行晾晒,然后再用1%的氯酸钠或者0.5%的硫酸铜进行10-15分钟的泡种,最后用清水进行冲洗,达到播种的条件。
在苗床底部灌入一定量的水,等待底部水分渗入苗床,使得苗床充分接收水源,待晴天的日子进行播种。将辣椒种子均匀铺盖在畦面上,同时注意,在通常情况下,每10m2应采用150g的种子量。播种工作过后,覆盖一层进行处理过的营养土,土的厚度要在0.5cm-1cm之间。然后在营养土的上方覆盖一层保温膜,达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1.4秧苗生长科学管理
秧苗生长期间,保证良好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可以提升秧苗的存活率。要从温度管理和水分管理两方面进行:
温度管理:播种工作后要保证棚内15℃-20℃之间的夜间温度以及25℃-30℃之间的白天温度。待10天左右就能够出苗,大部分的辣椒苗出土之后,应该及时取下覆盖在床面上的地膜,此时应该保证夜间温度在15℃-17℃之间,白天温度则在20℃-25℃之间。
水分管理:出苗前,应该使土壤保持合理的湿润程度,防止出现过于湿润或者过于干旱的状态。如果苗床过于湿润时,要加强通风的工作,并且要在苗床的土壤上施撒一定量的干细土,干细土应该保持大约0.5cm的厚度;如果苗床过于缺水时,应该在晴天中午进行适量的浇灌,同时加强通风的力度,满足温度以及湿度条件的同时,提升植株生长环境的空气质量。
1.5科学分苗
进行科学分苗,有利于后续的秧苗生长。如果幼苗出现2叶1心的情况,要及时采取科学的分苗工作。分苗前:将分苗床提前进行预备。在分苗工作的前一天,应该对幼苗施加足够的起苗水,该项工作应该选择在晴天的进行,最好是在上午10时到下午4时的时间段内。另外,应该使用单株分苗。每一行的株苗应该保持在8cm-10cm左右,切勿深栽。分苗后,要保持足够的水源,使得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