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解读自然----云南三江并流地区地质奇观与植被地理之谜.ppt
文件大小:7.32 MB
总页数:46 页
更新时间:2025-03-30
总字数:约1.51千字
文档摘要

解读自然----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地质奇观

与植被地理之谜;在位于北纬25°30’至29°00’,东经98°00’至100°30’之间的云南西北部,不同来源和流向的三条大江在这一地区奇妙的近距离并行流过,形成了罕见的自然奇观,俗称为三江并流地区。三江并流地区的地质地貌、景观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等的独特和极端丰富性引起世界瞩目,更令人惊讶的是地球演化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活生生的印迹。;由于地貌类型的多样性,三江并流地区具有从热带半荒漠到寒温性针叶林的各种生态系统类型,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物种最丰富的区域,并且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中心之一。;三江并流地区曾经是地球上古南大陆与古北大陆的碰撞融合地带,其生物种类在历史起源上具有古南大陆与古北大陆的成分融合的背景,在现代自然地理上又表达了热带东南亚与温带喜马拉雅成分的交汇。;I地质历史印迹

II独特生态

III自然之迷

IV物种演化;I地质历史印迹;海洋地壳的构成基岩---蛇绿岩,这类岩石在三江并流地区的露出,显示了该地区经历了板块碰撞,地壳隆升---白茫雪山丫口;;奔子栏附近金沙江边二叠纪地层中的强烈挤压褶皱;德钦县云岭乡永支村东永支河峡谷中,中侏罗世陆相红色砂岩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强烈挤压褶皱形成的直立岩层;德钦县沿澜沧江峡谷出露的侏罗纪红层,由于地层强烈褶皱变形,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怒江第一湾;低纬山岳冰川;香格里拉尼汝古冰川浮冰飘砾;白茫雪山冰蚀谷;香格里拉尼汝南宝冰蚀湖;丹霞地貌;丽江黎明千龟山丹霞地貌;II独特生态;;III自然之迷;这里的半荒漠植被是一种由硬叶小叶植物构成的灌丛,与地中海沿岸的硬叶小叶灌丛非常相象,称为马基植被,是古地中海植被的剩余类型。它们的存在与山上的硬叶常绿阔叶林遥相照应,反映了澜沧江上游可能曾是古地中海边缘的一局部,现在随喜马拉雅的隆起已上升为陆,是海陆变迁的见证。;?海陆变迁的见证---地中海硬叶小叶林;在澜沧江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分布着以尖叶木犀榄和清香木为优势种的硬叶小叶林。尖叶木犀榄林是典型的古地中海沿岸的硬叶小叶林的剩余;?古地中海植被的衍生物-----硬叶常绿阔叶林;这类森林与地中海沿岸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在生态外貌特征上非常相似,被认为是与地中海硬叶常绿阔叶林有亲缘的一类特殊植被类型。他们的存在暗示了三江并流地区曾是古地中海沿岸的一局部,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古地中海沿岸的常绿阔叶林随山脉的抬升,适应新的环境,演变成该地区的一个特殊植被类型---硬叶常绿阔叶林。;?独龙江地质板块旋转北移的暗示---高纬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树种马蹄荷;?地形迅速抬升----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发育;维西萨马阁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之迷;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交错分布;?寒温性针叶林----古老植被的复苏?;;白茫雪山的冷杉林;?亜高山灌丛和亜高山草甸:人类活动的产物?;这些灌丛和草甸据说是寒温性针叶林破坏后放牧自然形成,也有人人为是在亜高山寒冷多风、土层薄而多砾石的生境下形成的原生植被。;IV物种演化;

种类丰富的杜鹃花科植物;;

亚高山草甸之王报春花属植物;

芳香的唇形科植物;

古老的毛茛科植物;

有毒的大戟属植物;;致谢:

该工作是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组织的野外考察根底上,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新基地及亚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工程的支持下完成。蔡琳女士在图片处理上,王义昭教授在地质学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兹对以上单位和个人给予最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