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一)关于“歌行”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短歌行》;一代雄豪;(二)关于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
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要接》。
作为文学家:精通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风格苍劲悲凉。
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写景的《观沧海》,抒情诗《龟虽寿》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唱和,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今安徽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他统一中国北方;
他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
;(三)关于建安文学;赤壁大战。时曹操已53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如何去读一首诗歌?;初读课文——准确、流利;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语出《诗经·小雅·鹿鸣》,原是周代宴请宾客的诗句。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
此处表达贤才若来,对贤才的礼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第四层;“月明星稀”句本为景物描写,正是此景触动了诗人的愁思。那么,本句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呢?;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这里暗喻曹操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多容纳土壤,像水一样不厌其大而容纳众水,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作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人生为何苦短?因为功业未就。功业因何未就?贤才难得!诗人通过抒发忧思,同时试图排解,但是忧思不能排解,最终归结到贤才难得!;作业;谢谢大家